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5页 |
一、美索巴莫磷酸钠的药效学研究 | 第15-26页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1.1.1 实验药品 | 第15页 |
1.1.2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1.1.3 实验仪器 | 第15页 |
1.1.4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1.2 实验结果 | 第17-23页 |
1.2.1 小鼠转杆实验结果 | 第17-18页 |
1.2.2 小鼠抓力实验结果 | 第18-19页 |
1.2.3 抗士的宁惊厥实验结果 | 第19-21页 |
1.2.4 抗电惊厥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1.3 讨论 | 第23-24页 |
1.3.1 小鼠转杆实验 | 第23页 |
1.3.2 小鼠抓力实验 | 第23页 |
1.3.3 小鼠抗士的宁惊厥实验 | 第23-24页 |
1.3.4 小鼠抗电惊厥实验 | 第24页 |
1.4 小结 | 第24-26页 |
二、美索巴莫磷酸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26-5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2.1.1 药物与试剂 | 第26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6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1.4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8-50页 |
2.2.1 方法学的测定结果 | 第28-35页 |
2.2.2 美索巴莫磷酸钠单次灌胃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35-43页 |
2.2.3 美索巴莫磷酸钠单次肌内注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43-50页 |
2.3 讨论 | 第50-51页 |
2.3.1 HPLC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美索巴莫浓度的方法学评价 | 第50页 |
2.3.2 美索巴莫磷酸钠单次灌胃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0页 |
2.3.3 美索巴莫磷酸钠单次肌内注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0-51页 |
2.4 小结 | 第51-52页 |
三、美索巴莫磷酸钠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 第52-6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2页 |
3.1.1 实验药物、试剂、仪器 | 第52页 |
3.1.2 实验动物 | 第52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2-61页 |
3.2.1 方法学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3.2.2 单次灌胃和肌内注射美索巴莫磷酸钠在小鼠肝脏的分布情况 | 第53-55页 |
3.2.3 单次灌胃和肌内注射美索巴莫磷酸钠在小鼠肾脏的分布情况 | 第55-56页 |
3.2.4 单次灌胃和肌内注射美索巴莫磷酸钠在小鼠脑部的分布情况 | 第56-58页 |
3.2.5 单次灌胃和肌内注射美索巴莫磷酸钠在小鼠肌肉的分布情况 | 第58-61页 |
3.3 讨论 | 第61页 |
3.4 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综述 肌松药临床应用进展 | 第69-7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