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豆类作物论文--其他论文

山黧豆应答水涝低氧胁迫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山黧豆研究现状概述第10页
    1.2 植物水涝胁迫研究现状第10-22页
        1.2.1 植物应答水涝胁迫的遗传多样性第11-12页
        1.2.2 植物对水涝低氧环境的感知第12-14页
            1.2.2.1 直接感知第13页
            1.2.2.2 间接感知第13-14页
        1.2.3 水涝胁迫带来的各种问题第14-22页
            1.2.3.1 水涝胁迫造成的能量危机及其对策第15-18页
            1.2.3.2 水涝胁迫导致产生有毒次级代谢产物第18页
            1.2.3.3 水涝胁迫造成的氧化胁迫及其清除机制第18-20页
            1.2.3.4 水涝胁迫导致植物根尖细胞死亡第20-22页
        1.2.4 植物应对水涝低氧胁迫的措施第22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山黧豆的耐涝性分析第24-4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2.1.1 试剂第24页
        2.1.2 实验材料培养、处理和取样第24页
        2.1.3 O_2~(·-)-和H_2O_2的组织化学染色第24页
        2.1.4 O_2~(·-)-含量测定第24页
        2.1.5 H_2O_2含量测定第24-25页
        2.1.6 Evans Blue的组织化学染色第25页
        2.1.7 SOD活性测定第25页
        2.1.8 CAT活性测定第25页
        2.1.9 SOD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第25页
        2.1.10 CAT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第25-26页
        2.1.11 β-腈基-丙氨酸合成酶(CASase)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第26页
        2.1.12 植物根尖细胞DNA ladder检测第26页
    2.2 结果第26-35页
        2.2.1 水涝低氧胁迫对植物根部生长的影响第26-29页
        2.2.2 植物感知水涝低氧胁迫的部位第29页
        2.2.3 植物根尖细胞DNA ladder分析第29-30页
        2.2.4 植物根尖ROS的组织化学染色和含量分析第30-33页
        2.2.5 植物根尖SOD和CAT的同工酶图谱及其酶活性第33-34页
        2.2.6 植物根尖β-腈基-丙氨酸合成酶(CASase)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第34页
        2.2.7 水涝低氧胁迫后植物根尖细胞的质膜完整性第34-35页
    2.3 讨论第35-38页
        2.3.1 根尖过渡区可能是植物感受水涝低氧胁迫最敏感的部位第35-36页
        2.3.2 水涝低氧胁迫造成的氧化胁迫可能是导致植物根尖死亡的主要原因第36页
        2.3.3 山黧豆强大的有毒代谢物清除系统有效地保护了根尖细胞膜的完整性第36-37页
        2.3.4 山黧豆根尖细胞死亡可能是对水涝低氧胁迫的一种积极应答第37-38页
        2.3.5 山黧豆发达的不定根保证了外界02的及时进入第38页
    2.4 结论第38-39页
        2.4.1 植物根尖过渡区细胞是感受02水平变化的最敏感部位第38-39页
        2.4.2 水涝低氧胁迫以及水涝过后重新通气造成的氧化胁迫是导致植物根尖死亡的主要原因第39页
        2.4.3 山黧豆符合耐涝性植物的基本特征,应该属于耐涝植物第39页
    2.5 展望第39-42页
        2.5.1 山黧豆根尖发酵代谢相关酶以及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第40页
        2.5.2 山黧豆根尖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分析第40-41页
        2.5.3 H_2S气体是否参与植物水涝低氧胁迫02的感知研究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0页
就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750kV可控高抗油色谱数据异常情况研究
下一篇:大白菜PHK4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