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畜牧业论文

炭化玉米秸秆处理养猪废水的研究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玉米秸秆研究现状第13-16页
        1.1.1 玉米秸秆还田第13-14页
        1.1.2 玉米秸秆饲料化第14页
        1.1.3 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炭第14-15页
        1.1.4 玉米秸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1.2 国外玉米秸秆利用研究现状第16页
    1.3 养猪废水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1 养猪废水处理工艺第17-18页
        1.3.2 农村散户养猪废水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8页
    1.4 吸附概述第18-20页
        1.4.1 吸附剂的分类概述第19-20页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目标第20-21页
    1.6 课题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1.7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生物炭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3-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2.1.1 材料第23页
        2.1.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1.3 生物炭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4-25页
        2.1.4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1.5 数据统计分析第26页
    2.2 正交实验第26-27页
        2.2.1 试验因素的选择及各因素水平的确定第26页
        2.2.2 正交表格的选择第26页
        2.2.3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第26-27页
    2.3 结果分析第27-33页
        2.3.1 玉米秸杆炭pH值随炭化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第27-28页
        2.3.2 玉米秸秆炭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第28-29页
        2.3.3 玉米秸秆的吸附容量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第29-30页
        2.3.4 玉米秸秆炭出炭率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第30-31页
        2.3.5 玉米秸秆炭比表面积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第31-32页
        2.3.6 玉米秸秆炭全氮、速效磷组成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情况第32-33页
    2.4 讨论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玉米秸秆炭对于模拟废水的吸附实验第35-4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3.1.1 实验材料第35页
        3.1.2 实验设计第35页
        3.1.3 测定项目第35-36页
    3.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3.3 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第37-39页
        3.3.1 数据处理第37页
        3.3.2 数据分析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玉米秸秆炭对于养猪废水的吸附实验第41-51页
    4.1 养猪废水的指标的测量第41-44页
        4.1.1 实验材料第41页
        4.1.2 养猪废水的指标的测定第41-43页
        4.1.3 实验仪器第43-44页
        4.1.4 数据处理第44页
        4.1.5 结果分析第44页
    4.2 玉米秸秆炭对养猪废水的吸附实验第44-48页
        4.2.1 实验材料第44页
        4.2.2 实验设计第44页
        4.2.3 实验测定项目第44-45页
        4.2.4 吸附实验第45页
        4.2.5 数据处理第45页
        4.2.6 结果分析第45-48页
            4.2.6.1 不同的投加量对于氨氮和总磷的吸附研究第45-47页
            4.2.6.2 不同吸附时间对于氨氮、总磷、SS以及COD的吸附研究第47-48页
            4.2.6.3 不同搅拌时间对于总氮、总磷、SS以及COD的吸附研究第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51页
第五章 吸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的理化性质的比较与种植实验第51-57页
    5.1 玉米炭的农业用途第51页
    5.2 种植实验第51-52页
        5.2.1 实验材料第51页
        5.2.2 实验设计第51页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51-5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5.3.1 不同炭化温度和时间制备的秸秆炭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比较第52-53页
        5.3.2 不同条件下油菜苗期出苗率的影响分析比较第53-54页
        5.3.3 不同条件下油菜株重的影响分析比较第54-55页
        5.3.4 本阶段实验的问题第55-56页
    5.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9页
    6.1 结论第57-58页
    6.2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康惠制药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下一篇:学者学术威望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