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第14-15页 |
1.1.1 滨水区文化价值的审视 | 第14页 |
1.1.2 绿道理论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2.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 | 第15-16页 |
1.2.2 滨水绿道 | 第16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5.1 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 第19-20页 |
1.5.2 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研究 | 第20-21页 |
1.5.3 小结 | 第21页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1-24页 |
1.6.1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6.2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2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第24-36页 |
2.1 我国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和主要问题 | 第24-31页 |
2.1.1 我国城市滨水绿道规划现状概况 | 第24-26页 |
2.1.2 我国城市滨水绿道的规划设计重点 | 第26-29页 |
2.1.3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问题梳理 | 第29-31页 |
2.2 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人文价值取向 | 第31页 |
2.3 文化视角下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 | 第31-34页 |
2.3.1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内涵的多元性缺失 | 第31-32页 |
2.3.2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内涵层次性的缺失 | 第32-33页 |
2.3.3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的空间结构性缺失 | 第33页 |
2.3.4 城市滨水绿道中城市文化的整体性缺失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在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 | 第36-68页 |
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内容与应用 | 第36-47页 |
3.1.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认知基础 | 第36-38页 |
3.1.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基本内容 | 第38-41页 |
3.1.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组织机理 | 第41-44页 |
3.1.4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解析与应用 | 第44-47页 |
3.2 城市滨水绿道与城市文化的关系辨析 | 第47-55页 |
3.2.1 城市滨水绿道的类型与特征 | 第47-49页 |
3.2.2 城市滨水绿道的文化学认知 | 第49-52页 |
3.2.3 城市滨水绿道对于城市文化的意义 | 第52-55页 |
3.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应用于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意义 | 第55-61页 |
3.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尺度转换 | 第55-57页 |
3.3.2 城市滨水绿道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对位关系 | 第57-59页 |
3.3.3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对滨水绿道景观规划的指导意义 | 第59-61页 |
3.4 相关案例研究借鉴 | 第61-66页 |
3.4.1 北京营城建都滨水绿道规划设计 | 第61-62页 |
3.4.2 上海“西岸文化走廊”规划 | 第62-63页 |
3.4.3 松江河滨水绿道景观规划 | 第63-64页 |
3.4.4 总结与借鉴 | 第64-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4 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优化策略 | 第68-82页 |
4.1 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可行性评估 | 第70-72页 |
4.1.1 城市层面的空间文化结构的解读 | 第70-72页 |
4.1.2 城市滨水绿道在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定位 | 第72页 |
4.2 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 第72-74页 |
4.2.1 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设立原则 | 第72-73页 |
4.2.2 城市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 第73-74页 |
4.3 宏观策略——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融合 | 第74-75页 |
4.3.1 梳理城市空间文化要素 | 第74页 |
4.3.2 盘点城市空间文化单元 | 第74-75页 |
4.3.3 选择宏观空间文化结构模式 | 第75页 |
4.4 中观策略——场地空间文化结构再生 | 第75-78页 |
4.4.1 挖掘滨水绿道空间文化要素 | 第76页 |
4.4.2 划分滨水绿道空间文化单元 | 第76-77页 |
4.4.3 构建滨水绿道中观空间文化结构 | 第77-78页 |
4.5 微观策略——景观空间文化氛围营造 | 第78-82页 |
4.5.1 滨水绿道景观要素控制 | 第78-80页 |
4.5.2 滨水绿道空间文化单元营造 | 第80-82页 |
5 实施途径——以宝丰县中央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第82-116页 |
5.1 项目规划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82-89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82-85页 |
5.1.2 规划目标定位 | 第85-86页 |
5.1.3 现有规划方案解读 | 第86-89页 |
5.1.4 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5.2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应用可行性研究 | 第89-100页 |
5.2.1 宝丰县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解读 | 第90-98页 |
5.2.2 项目场地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的关系分析 | 第98-100页 |
5.3 宝丰县滨水绿道空间文化目标体系构建 | 第100页 |
5.4 基于城市空间文化结构理念的滨水绿道景观规划设计优化策略落实 | 第100-116页 |
5.4.1 项目总体定位——落实宏观策略 | 第100-101页 |
5.4.2 景观结构布局——落实中观策略 | 第101-107页 |
5.4.3 空间细化设计——落实微观策略 | 第107-116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116-11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16-117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117-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附录 | 第124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