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建筑能耗统计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14-26页 |
2.1 IPAT理论 | 第14-17页 |
2.1.1 人口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 第14-15页 |
2.1.2 人均财富对环境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3 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 第16-17页 |
2.1.4 IPAT模型的相关研究与应用 | 第17页 |
2.2 STIRPAT模型 | 第17-18页 |
2.3 建筑能耗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 第18-24页 |
2.3.1 建筑能耗的定义 | 第18-19页 |
2.3.2 建筑能耗计算方法评述与选择 | 第19-23页 |
2.3.3 基于能源平衡表的建筑能耗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 重庆市城镇建筑能耗影响因素选取 | 第26-36页 |
3.1 人口因素 | 第26-27页 |
3.2 城镇化率 | 第27-28页 |
3.3 建筑面积 | 第28-29页 |
3.4 居民消费水平 | 第29-30页 |
3.5 第三产业发展 | 第30-32页 |
3.6 技术因素 | 第32-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重庆市城镇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6-46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36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6-39页 |
4.3 计算分析 | 第39-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重庆市城镇建筑能耗情景分析 | 第46-56页 |
5.1 情景分析法概述 | 第46-47页 |
5.2 建筑能耗情景设定计算模型 | 第47-52页 |
5.2.1 情景预测模型及分析流程 | 第47-48页 |
5.2.2 影响因素设置 | 第48-52页 |
5.3 情景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6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6-60页 |
6.1 结论 | 第56-57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6.2.1 开展重庆市建筑能耗达峰研究 | 第57页 |
6.2.2 完善重庆市建筑节能领域基础数据——基于互联网思维 | 第57-58页 |
6.2.3 开展居民用能行为领域研究 | 第58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A.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
B.与本文相关的参研课题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