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滚珠丝杠副及其可靠性相关概念介绍 | 第10-13页 |
1.2.1 滚珠丝杠副介绍 | 第10-12页 |
1.2.2 可靠性相关概念及评价指标介绍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滚珠丝杠副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5 论文整体结构介绍 | 第17-19页 |
2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研究 | 第19-5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建模 | 第19-21页 |
2.3 滚珠丝杠副故障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2.3.1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 | 第21页 |
2.3.2 滚珠丝杠副故障模式统计分析 | 第21-23页 |
2.3.3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评估 | 第23-25页 |
2.4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滚珠丝杠副故障树分析 | 第25-34页 |
2.4.1 建立丝杠副手感不良故障树 | 第26-28页 |
2.4.2 梯形模糊数及模糊算子 | 第28-29页 |
2.4.3 模糊故障树分析 | 第29-31页 |
2.4.4 模糊临界重要度分析 | 第31-34页 |
2.5 滚珠丝杠副FMEA分析 | 第34-42页 |
2.5.1 FMEA分析步骤 | 第34-37页 |
2.5.2 滚珠丝杠副FMEA分析表 | 第37-42页 |
2.6 滚珠丝杠副可靠性分配技术研究 | 第42-50页 |
2.6.1 区间数理论 | 第42-43页 |
2.6.2 可靠性分配方法及步骤 | 第43-48页 |
2.6.3 滚珠丝杠副的可靠性分配 | 第48-5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3 滚珠丝杠副关重件加工工艺可靠性控制方法研究 | 第51-69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滚珠丝杠副关重件加工流程介绍 | 第51-52页 |
3.2.1 丝杠加工工艺流程 | 第51-52页 |
3.2.2 法兰螺母加工工艺流程 | 第52页 |
3.3 滚珠丝杠副关重件工艺稳定性研究 | 第52-62页 |
3.3.1 工艺稳定性衡量指标 | 第52页 |
3.3.2 工序能力分析流程 | 第52-59页 |
3.3.3 螺母外圆精磨工序的工序能力分析 | 第59-62页 |
3.4 滚珠丝杠副关重件工艺遗传性分析 | 第62-67页 |
3.4.1 工艺遗传性概念 | 第62页 |
3.4.2 基于偏相关系数的工艺遗传性分析 | 第62-65页 |
3.4.3 丝杠加工工艺遗传性分析 | 第65-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滚珠丝杠副装配可靠性建模与控制 | 第69-85页 |
4.1 引言 | 第69页 |
4.2 滚珠丝杠副装配过程介绍 | 第69-70页 |
4.3 基于广义随机Petri网的滚珠丝杠副装配可靠性建模 | 第70-76页 |
4.3.1 广义随机Petri网概念 | 第70页 |
4.3.2 基于GSPN的装配可靠性建模分析步骤 | 第70-73页 |
4.3.3 装配过程建模分析实例 | 第73-76页 |
4.4 滚珠丝杠副装配过程的可靠性控制 | 第76-83页 |
4.4.1 装配环节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78页 |
4.4.2 提高装配过程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 第78-8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结论与创新 | 第85页 |
5.2 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96页 |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93页 |
C.附表 | 第93-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