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司法认定的困境 | 第14-18页 |
(一)对不具有骗取税款危险的虚开行为定性有争议 | 第14-15页 |
(二)非骗税目的的虚开认定存在分歧 | 第15-16页 |
(三)犯罪数额认定方法不统一 | 第16-18页 |
二、困境的原因:单一法益说与双重法益说之争 | 第18-29页 |
(一)司法认定困境的表象原因: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认定逻辑 | 第18-25页 |
1.对虚开行为的认定逻辑 | 第18-20页 |
2.对主观目的的认定逻辑 | 第20-22页 |
3.对虚开数额的认定逻辑 | 第22-25页 |
(二)司法认定困境的根源:本罪保护法益的学理争议 | 第25-29页 |
1.单一法益说:发票秩序说 | 第26-27页 |
2.双重法益说:发票秩序说与税收利益说 | 第27-29页 |
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回归:双重法益之立场 | 第29-33页 |
(一)犯罪的实质:侵害法益 | 第29页 |
(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回归:双重法益之立场 | 第29-33页 |
1.增值税专用发票功能之回归 | 第30-31页 |
2.立法目的之回归 | 第31-33页 |
四、双重法益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之认定 | 第33-44页 |
(一)以双重法益为指导认定本罪构成要件 | 第33页 |
(二)双重法益下本罪犯罪构成要件之认定逻辑 | 第33-44页 |
1.行为要件的认定 | 第33-38页 |
2.主观目的的认定 | 第38-41页 |
3.虚开数额的认定 | 第41-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