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社区养老 | 第19-20页 |
2.1.2 居家养老 | 第20页 |
2.1.3 机构养老 | 第20-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福利多元理论 | 第21页 |
2.2.2 社会保障理论 | 第21-22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成都市青羊区社区养老现状 | 第24-30页 |
3.1 青羊区社区养老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3.2 青羊区社区养老的模式 | 第25-28页 |
3.2.1 青羊区社区养老模式内容 | 第25-26页 |
3.2.2 青羊区社区养老模式分析 | 第26-28页 |
3.3 青羊区社区养老的平台建设 | 第28-30页 |
3.3.1 平台建设的整体架构 | 第28页 |
3.3.2 平台建设的运营模式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青羊区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37页 |
4.1 社区养老法律政策不完善 | 第30-31页 |
4.1.1 社区养老服务法规政策不健全 | 第30-31页 |
4.1.2 社区养老服务政策执行效率低下 | 第31页 |
4.2 老年人参与社区养老积极性不高 | 第31-32页 |
4.3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 | 第32-33页 |
4.3.1 社区养老硬件设施不完善 | 第32页 |
4.3.2 社区养老软件设施不完善 | 第32-33页 |
4.4 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较低 | 第33-35页 |
4.4.1 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偏少 | 第33页 |
4.4.2 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 | 第33-34页 |
4.4.3 精神慰藉养老服务被忽视 | 第34-35页 |
4.5 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缺乏 | 第35-37页 |
4.5.1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 第35-36页 |
4.5.2 社会资金投入欠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青羊区社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42页 |
5.1 传统养老观念影响老年人社区养老意愿 | 第37-39页 |
5.1.1 各年龄层对社区养老观念的差距 | 第37-38页 |
5.1.2 老年人养老观念对社区养老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 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不足 | 第39页 |
5.2.1 社区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机制不完善 | 第39页 |
5.2.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率较低 | 第39页 |
5.3 社区养老专业服务队伍素质不高 | 第39-40页 |
5.3.1 青羊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 第39-40页 |
5.3.2 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素质不高 | 第40页 |
5.4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40-42页 |
5.4.1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较为单一 | 第40-41页 |
5.4.2 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41-42页 |
第六章 化解青羊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 | 第42-49页 |
6.1 提高社区医疗保健水平 | 第42-43页 |
6.1.1 提高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水平 | 第42页 |
6.1.2 加强社区与医疗机构间合作 | 第42-43页 |
6.2 构建社区养老多元主体参与体制 | 第43-45页 |
6.2.1 壮大社区养老服务主体 | 第43-44页 |
6.2.2 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社区养老 | 第44页 |
6.2.3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 第44-45页 |
6.3 完善公众信息网站和微信微博中社区养老服务内容 | 第45页 |
6.3.1 公众信息网站市民服务模块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模块 | 第45页 |
6.3.2 政务微信微博推送社区养老服务信息 | 第45页 |
6.4 健全社区养老多元化资金供给体系 | 第45-47页 |
6.4.1 扩大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 | 第46页 |
6.4.2 建立社区养老预算基金 | 第46页 |
6.4.3 建立完善的社会捐助制度 | 第46-47页 |
6.5 建立全方位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 第47-48页 |
6.5.1 建立功能配套的医疗保健设施 | 第47-48页 |
6.5.2 建立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设施 | 第48页 |
6.6 增强政府部门对社区养老的动力 | 第48-49页 |
6.6.1 增强政府部门对社区养老的重视意识 | 第48页 |
6.6.2 完善对政府部门社区养老指标的考核 | 第48-4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件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