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漳州市福塘村传统民居居住方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凡例第9-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福建民居的研究概要第11-12页
        1.2.2 闽南民居居住方式的研究概要第12-13页
        1.2.3 日本住宅计划的研究概要第13-15页
        1.2.4 研究位置第15-16页
    1.3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9页
    1.5 研究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调查概况第20-32页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第20-23页
        2.1.1 调查对象第20-21页
        2.1.2 调查方法第21-22页
        2.1.3 调查依据第22-23页
    2.2 地域概况第23-25页
    2.3 住宅概况第25-32页
        2.3.1 住宅概况第25-27页
        2.3.2 基本的外部空间构成第27-29页
        2.3.3 基本的内部空间构成第29-32页
第3章 生活实态的多样性第32-46页
    3.1 平面型制的多样性第32-34页
    3.2 基本空间构成的生活实态第34-42页
        3.2.1 室外场地的生活实态第34-35页
        3.2.2 天井的生活实态第35-36页
        3.2.3 榉头的生活实态第36-38页
        3.2.4 上厅的生活实态第38-41页
        3.2.5 后轩(大房)的生活实态第41-42页
    3.3 大房口和步口的生活实态第42-44页
    3.4 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天井和榉头上的功能变化第46-66页
    4.1 天井和榉头关系的稳定性第46-47页
    4.2 家具设备的变化第47-49页
        4.2.1 烹饪的设备变化第47-48页
        4.2.2 洗菜的设备变化第48-49页
    4.3 烹饪的变化第49-54页
        4.3.1 世代合居的烹饪原型第49-50页
        4.3.2 世代合居的烹饪扩张第50-51页
        4.3.3 世代分户的烹饪独立第51-52页
        4.3.4 烹饪变化的特征第52-54页
    4.4 洗菜的变化第54-63页
        4.4.1 洗菜的原型第54-55页
        4.4.2 取水影响的洗菜扩张第55-56页
        4.4.3 取水影响的洗菜分离第56-57页
        4.4.4 烹饪影响的洗菜扩张第57-58页
        4.4.5 烹饪影响的洗菜分离第58-59页
        4.4.6 洗菜变化的特征第59-63页
    4.5 小结第63-66页
第5章 天井和上厅上的功能变化第66-94页
    5.1 天井和上厅关系的稳定性第66-67页
    5.2 设备家具的变化第67-70页
        5.2.1 就餐的设备变化第67-68页
        5.2.2 团聚的设备变化第68页
        5.2.3 会客的设备变化第68-69页
        5.2.4 洗衣的设备变化第69-70页
    5.3 就餐、团聚和会客的变化第70-82页
        5.3.1 就餐、团聚和会客的复合第70-71页
        5.3.2 就餐、团聚和会客的分离第71-72页
        5.3.3 日常流程的就餐移行第72-73页
        5.3.4 节假仪式的就餐移行第73-74页
        5.3.5 出入便利的团聚和会客移行第74-75页
        5.3.6 出入便利的就餐、团聚和会客移行第75-76页
        5.3.7 就餐、团聚和会客变化的特征第76-82页
    5.4 洗衣的变化第82-91页
        5.4.1 洗衣的原型第82-83页
        5.4.2 设备更新的洗衣扩张第83-84页
        5.4.3 设备更新的洗衣分离第84-85页
        5.4.4 干湿分离的洗衣扩张第85-86页
        5.4.5 干湿分离的洗衣分离第86-87页
        5.4.6 洗衣变化的特征第87-91页
    5.5 小结第91-94页
第6章 结论第94-102页
    6.1 空间构成和居住方式的定性特征第94-95页
    6.2 空间构成和居住方式关系的变化结构第95-98页
    6.3 大房口和步口与居住方式的关系第98-100页
    6.4 未尽事宜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附录 A 福塘村传统民居住宅概要与平面图纸第106-15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分布与管道网建设比较研究
下一篇:粘弹性阻尼器在框架结构中的减震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