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铁路软土地基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固结机理 | 第15-25页 |
2.1 固结 | 第15-17页 |
2.2 真空预压与堆载预压 | 第17-21页 |
2.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 第21页 |
2.4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微观固结机理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实际工程加固效果分析 | 第25-49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5-27页 |
3.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3.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第27-28页 |
3.2.2 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第28页 |
3.3 现场监测与试验方案 | 第28-35页 |
3.3.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施工方案 | 第29-32页 |
3.3.2 监测仪器的数量及布置 | 第32-34页 |
3.3.3 监测方案 | 第34-35页 |
3.3.3.1 加荷卸荷标准 | 第34页 |
3.3.3.2 监测目的及要求 | 第34-35页 |
3.4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监测成果分析 | 第35-49页 |
3.4.1 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 第35-43页 |
3.4.1.1 地表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 第35-38页 |
3.4.1.2 分层沉降监测成果分析 | 第38-40页 |
3.4.1.3 工后沉降分析 | 第40-43页 |
3.4.2 孔隙水压力监测成果分析 | 第43-44页 |
3.4.3 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成果分析 | 第44-47页 |
3.4.4 地下水位监测成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有限元分析 | 第49-61页 |
4.1 ABAQUS简介 | 第49-50页 |
4.2 BIOT固结理论 | 第50-51页 |
4.3 砂井地基简化计算方法 | 第51-53页 |
4.4 模型的建立计算区域的确定 | 第53-56页 |
4.4.1 基本假定 | 第53-54页 |
4.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54-55页 |
4.4.3 荷载步的确定 | 第55页 |
4.4.4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4.5.1 沉降计算结果输出与分析 | 第57-58页 |
4.5.2 水平位移计算结果输出与分析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