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1.1 木薯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9-10页 |
1.1.1 木薯 | 第9页 |
1.1.2 我国的木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2 木薯主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2.1 木薯主要病害 | 第10页 |
1.2.2 木薯重要病害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3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1.3.1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分布状况与为害程度 | 第14-15页 |
1.3.2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致病性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2.1.1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19-20页 |
2.1.2 供试木薯品种 | 第20页 |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0-22页 |
2.2 方法 | 第22-34页 |
2.2.1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Tn5转化子筛选 | 第22-29页 |
2.2.2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致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29-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61页 |
3.1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致病性丧失转化子的获得 | 第34-35页 |
3.2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致病性丧失突变体分子分析 | 第35-36页 |
3.2.1 致病力丧失转化子的PCR检测 | 第35-36页 |
3.2.2 致病力丧失转化子Southern杂交检测 | 第36页 |
3.3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致病力丧失转化子生理生化特性 | 第36-39页 |
3.3.1 胞外蛋白酶的活性检测 | 第36-37页 |
3.3.2 胞外纤维素酶的活性检测 | 第37-38页 |
3.3.3 胞外淀粉酶的活性检测 | 第38-39页 |
3.4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TN5插入突变体T-DNA插入模式 | 第39-43页 |
3.4.1 突变体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分离 | 第39-40页 |
3.4.2 突变体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结果 | 第40-43页 |
3.5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致病性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43-53页 |
3.5.1 致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49页 |
3.5.2 致病相关基因的敲除分析 | 第49-53页 |
3.6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ASL_(XAM)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学特性检测 | 第53-61页 |
3.6.1 asl_(Xam)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3-55页 |
3.6.2 asl_(Xam)互补菌株构建 | 第55-56页 |
3.6.3 致病力检测 | 第56-57页 |
3.6.4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57-58页 |
3.6.5 生长曲线测定 | 第58-59页 |
3.6.6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第59-61页 |
4 讨论 | 第61-65页 |
4.1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致病性丧失突变体的筛选 | 第61页 |
4.2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TN5转化子T-DNA插入模式 | 第61-62页 |
4.3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的致病相关基因筛选 | 第62-63页 |
4.4 木薯地毯草黄单胞菌ASL_(XAM)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63-65页 |
5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