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1.1 国外文献研究 | 第18-19页 |
2.1.2 国内文献研究 | 第19-21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1-22页 |
2.2 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涵义 | 第22-23页 |
2.2.2 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特征 | 第23-24页 |
2.3 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2.3.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24-25页 |
2.3.3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理论分析 | 第26-32页 |
3.1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目标 | 第26-27页 |
3.2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特点 | 第27-28页 |
3.2.1 审计对象的特殊性 | 第27页 |
3.2.2 审计过程的连续性 | 第27页 |
3.2.3 .审计内容的时效性 | 第27-28页 |
3.2.4 审计结果的预防性 | 第28页 |
3.3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程序 | 第28-30页 |
3.3.1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计划环节 | 第29页 |
3.3.2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实施环节 | 第29-30页 |
3.3.3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报告环节 | 第30页 |
3.4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风险 | 第30-32页 |
3.4.1 环境风险 | 第30-31页 |
3.4.2 信息风险 | 第31页 |
3.4.3 审计人员风险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审计中的应用 | 第32-44页 |
4.1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基本情况 | 第32-34页 |
4.2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审计现状 | 第34-35页 |
4.2.1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审计的提出 | 第34页 |
4.2.2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审计现状 | 第34-35页 |
4.3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 第35-40页 |
4.3.1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内容 | 第35-37页 |
4.3.2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标准 | 第37页 |
4.3.3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组织与实施 | 第37-39页 |
4.3.4 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 | 第39-40页 |
4.4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40-44页 |
4.4.1 水污染防治项目审计覆盖面不足 | 第40-41页 |
4.4.2 相关标准及立法不完善 | 第41页 |
4.4.3 审计公告披露信息不足 | 第41-42页 |
4.4.4 缺少对水污染防治项目的跟踪审计 | 第42-43页 |
4.4.5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有限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提升N省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措施 | 第44-52页 |
5.1 实现对水污染防治项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 | 第44-46页 |
5.1.1 加快审计手段的信息化 | 第44-45页 |
5.1.2 加强环境政策法规执行的审计 | 第45页 |
5.1.3 实现审计主体的多元化 | 第45-46页 |
5.2 健立健全水污染防治项目跟踪审计制度 | 第46-47页 |
5.3 加强对水污染防治项目信息的搜集和披露 | 第47-48页 |
5.3.1 完善审计证据搜集的方法 | 第47-48页 |
5.3.2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第48页 |
5.4 由专项审计向全面审计扩展 | 第48-50页 |
5.5 重视审计队伍的建设 | 第50-52页 |
5.5.1 充实政府水污染防治审计人才队伍 | 第50页 |
5.5.2 加强审计人员能力建设 | 第50-51页 |
5.5.3 探索协审工作新机制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