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脂肪酸甲酯简介 | 第9页 |
1.2 脂肪酸甲酯的应用 | 第9-11页 |
1.2.1 绿色可再生能源 | 第9-10页 |
1.2.2 气相检测样品 | 第10页 |
1.2.3 润滑油 | 第10页 |
1.2.4 表面活性剂 | 第10-11页 |
1.2.5 其他 | 第11页 |
1.3 甲酯化催化剂的种类 | 第11-15页 |
1.3.1 均相酸催化剂 | 第12页 |
1.3.2 均相碱催化剂 | 第12-13页 |
1.3.3 酶催化剂 | 第13-14页 |
1.3.4 非均相酸催化剂 | 第14页 |
1.3.5 非均相碱催化剂 | 第14-15页 |
1.4 复合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磷钨酸催化剂 | 第15-17页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磁性复合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19-3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1 磁性复合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23页 |
2.2.2 磁性复合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磷钨酸催化剂的表征 | 第23-24页 |
2.3 结果讨论 | 第24-29页 |
2.3.1 不同比例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HPW催化剂活性的比较研究 | 第24-26页 |
2.3.2 扫描电镜检测 | 第26-27页 |
2.3.3 比表面积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2.3.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超声提取黄连木种子油 | 第30-3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3.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1页 |
3.2 超声提取黄连木种子油 | 第31-33页 |
3.2.1 油脂提取率计算 | 第31页 |
3.2.2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3.2.3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第32页 |
3.2.4 黄连木种子油理化性质测定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33-36页 |
3.3.2 响应面法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3.3.3 黄连木种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磁性复合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微球固载杂多酸催化黄连木种子油甲酯化工艺研究 | 第39-51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39-42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0页 |
4.1.3 黄连木种子油甲酯化方法 | 第40-41页 |
4.1.4 HPW和H2SO4催化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 第41页 |
4.1.5 黄连木种子油脂肪酸甲酯的检测 | 第41-4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4.2.1 反应机制的研究 | 第42页 |
4.2.2 反应温度对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3 醇油摩尔比对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4 催化剂用量对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5 反应时间对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6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次数对生物柴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7 不同催化剂制备脂肪酸甲酯成分的比较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