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配电网对电动汽车充电接纳能力的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1 电网与电动汽车关系研究 | 第11页 |
1.3.2 城市电网对电动汽车接纳能力的研究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 第14-24页 |
2.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2.1.1 电动汽车的款型组成 | 第14页 |
2.1.2 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 第14-15页 |
2.1.3 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曲线 | 第15-16页 |
2.1.4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及时空分布 | 第16-17页 |
2.1.5 电动汽车的充电概率 | 第17-18页 |
2.2 充电负荷的计算 | 第18-23页 |
2.2.1 平均值法计算充电负荷 | 第19-21页 |
2.2.2 随机法计算充电负荷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电动汽车接纳能力的评估方法 | 第24-39页 |
3.1 评估方法的搭建 | 第24-27页 |
3.1.1 框架原理 | 第24-25页 |
3.1.2 目标函数 | 第25页 |
3.1.3 约束条件 | 第25-27页 |
3.2 评估方法的实现 | 第27-32页 |
3.2.1 CCP机会约束规划 | 第27-28页 |
3.2.2 PSO算法 | 第28-29页 |
3.2.3 评估方法的实现 | 第29-32页 |
3.3 IEEE33节点配电网测试 | 第32-38页 |
3.3.1 充电负荷的不确定性 | 第33-35页 |
3.3.2 单节点接纳电动汽车测试分析 | 第35-37页 |
3.3.3 多节点接纳电动汽车测试分析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城市电网接纳电动汽车能力评估 | 第39-50页 |
4.1 电网实例简介 | 第39-41页 |
4.2 电动汽车充电接入能力评估 | 第41-48页 |
4.2.1 单节点接入充电 | 第41-44页 |
4.2.2 多节点接入充电 | 第44-46页 |
4.2.3 全节点接入充电 | 第46-48页 |
4.3 限制电动汽车接纳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总结 | 第50-51页 |
5.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