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农药防治(化学防治)论文--各种农药论文--除草剂(杀草剂)论文

肠杆菌突变菌株NRS-1对高浓度草甘膦耐性的转录组特性及重要应答基因的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缩略词表第16-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39页
    1. 农田杂草与化学除草剂研发概况第17-20页
        1.1 农田杂草第17-18页
        1.2 杂草防除的主要方法第18页
        1.3 化学除草剂的发展第18-20页
    2. 除草剂草甘膦的特点与作用机制第20-25页
        2.1 草甘膦的特点第20-21页
        2.2 草甘膦的作用机制第21-22页
        2.3 草甘膦问题的争议第22-25页
    3. 草甘膦作用靶标酶EPSPS(aroA)的研究进展第25-29页
        3.1 EPSPS的发现第25-26页
        3.2 EPSPS的结构与功能第26-27页
        3.3 EPSPS的类型第27-28页
        3.4 EPSPS的利用第28-29页
    4. 抗草甘膦作物的创制研究第29-35页
        4.1 抗草甘膦机制第29-30页
        4.2 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抗草甘膦作物第30页
        4.3 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的研制第30-33页
        4.4 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争议第33-35页
    5. 肠杆菌第35-36页
        5.1 分类与特性第35页
        5.2 耐逆性及其调控机理研究第35-36页
    6. 转录组研究第36-37页
    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7-39页
第二章 耐草甘膦杂草与微生物的筛选和鉴定第39-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1.1 耐草甘膦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第39-40页
        1.2 突变菌株NRS-1的特性研究第40-41页
            1.2.1 NRS-1的分类特性鉴定第40页
            1.2.2 NRS-1的耐逆性鉴定第40-41页
            1.2.3 NRS-1菌株aro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41页
        1.3 耐草甘膦杂草的筛选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57页
        2.1 耐性微生物的筛选与初步鉴定第41-46页
            2.1.1 耐草甘膦微生物的获得与形态鉴定第41-42页
            2.1.2 耐草甘膦微生物的分子鉴定第42-46页
        2.2 突变菌株NRS-1特性的初级鉴定第46-53页
            2.2.1 NRS-1特性的初步分析第46-47页
            2.2.2 NRS-1对草甘膦等逆境的耐性第47-51页
            2.2.3 NRS-1可能的耐性机制第51-53页
        2.3 耐草甘膦杂草的筛选第53-57页
            2.3.1 草甘膦处理后存活的杂草及其特性第53页
            2.3.2 田间铁苋菜对草甘膦的不同反应第53-57页
    3. 讨论第57-59页
        3.1 耐草甘膦杂草及其防控第57-58页
        3.2 微生物对草甘膦逆境的适应进化第58-59页
第三章 草甘膦处理下NRS-1的基因表达谱及重要应答基因的功能分析第59-7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63页
        1.1 样品准备第59-60页
        1.2 基因表达谱分析第60-62页
            1.2.1 表达谱实验流程及数据分析方法第60-61页
            1.2.2 qPCR实验第61页
            1.2.3 细菌双杂及ClueGo信息学分析第61-62页
        1.3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的功能验证第62-63页
            1.3.1 PMD19载体的构建第62页
            1.3.2 植物表达载体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2-63页
            1.3.3 拟南芥的转化及草甘膦处理后的表型、基因变化鉴定第63页
            1.3.4 原核表达菌耐草甘膦的表型鉴定第6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3-73页
        2.1 草甘膦处理下NRS-1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第63-66页
            2.1.1 差异表达基因第63-65页
            2.1.2 差异表达基因的qPCR验证第65页
            2.1.3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第65-66页
        2.2 NRS-1耐草甘膦的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第66-69页
            2.2.1 耐草甘膦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第66-67页
            2.2.2 差异表达基因与aroA基因的互作关系第67-69页
        2.3 5个重要差异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69-73页
            2.3.1 目的基因的克隆第69-70页
            2.3.2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及性状鉴定第70-72页
            2.3.3 基因的原核表达第72-73页
    3. 讨论第73-75页
        3.1 NRS-1对长时间草甘膦逆境的应答第73页
        3.2 NRS-1中差异基因的调控网络第73页
        3.3 NRS-1对草甘膦逆境应答基因的功能验证第73-75页
第四章 草甘膦处理下NRS-1的转录组测序研究第75-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5-77页
        1.1 样品的制备第75-76页
        1.2 转录组测序第76页
        1.3 原始序列的组装第76页
        1.4 序列的功能注释及数据分析第76-77页
        1.5 qPCR分析第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107页
        2.1 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基础分析第77-84页
            2.1.1 测序和组装第77-80页
            2.1.2 序列的功能注释第80-82页
            2.1.3 qPCR的验证第82-84页
        2.2 不同处理下莽草酸途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第84-86页
        2.3 不同处理间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差异比较分析第86-104页
            2.3.1 对肠杆菌NRS-1复杂草甘膦适应机制的揭示第87-99页
            2.3.2 NRS-1在极端H202胁迫下的应答分析第99-104页
        2.4 表达谱芯片和转录组测序数据的比较第104-107页
    3. 讨论第107-119页
        3.1 莽草酸途径与差异基因第107页
        3.2 NRS-1耐草甘膦的分子机制第107-115页
            3.2.1 NRS-1对草甘膦的特异性应答第108-111页
            3.2.2 NRS-1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应答第111-114页
            3.2.3 草甘膦感应基因的预测第114-115页
        3.3 NRS-1对H_2O_2的应答第115-116页
        3.4 转录组测序数据与表达谱芯片数据的比较第116-119页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第119-121页
    1. 全文结论第119页
    2. 创新点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9页
附录第139-177页
    附录1 实验试剂及培养基的配置第139-142页
    附录2 常规实验具体步骤第142-150页
    附录3 本研究中克隆和研究所用的基因序列信息第150-155页
    附录4 本研究所用引物序列第155-156页
    附录5 转录组测序中的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第156-171页
    附录6 配对距离表第171-1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7-179页
致谢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中村提取方法研究
下一篇:宿主蛋白Mx2和趋化因子CXCL12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