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大智慧公司股权交易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1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第13-14页
        1.2.2 盈余管理的手段第14页
        1.2.3 并购与真实盈余管理第14-15页
        1.2.4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盈余管理理论研究第17-23页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第17页
    2.2 盈余管理的动机第17-20页
        2.2.1 资本市场动因第17-18页
        2.2.2 契约动因第18页
        2.2.3 政治成本动因第18页
        2.2.4 我国盈余管理产生的特殊原因第18-20页
    2.3 并购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手段第20-23页
        2.3.1 母公司变更合并范围第20页
        2.3.2 购买日的确定第20页
        2.3.3 商誉初始及后续计量的判断空间第20-21页
        2.3.4 购买法下公允价值确定的操作空间第21页
        2.3.5 关联交易第21-23页
第3章 盈余管理案例分析第23-51页
    3.1 案例简介第23-26页
        3.1.1 大智慧简介第23-24页
        3.1.2 案例回顾第24-26页
    3.2 盈余管理的条件分析第26-29页
        3.2.1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影响盈余水平第26页
        3.2.2 高度集权下的公司治理第26-27页
        3.2.3 真实盈余管理的资金基础第27-28页
        3.2.4 独立审计和资产评估流于形式第28-29页
    3.3 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第29-36页
        3.3.1 面临被特别处理的压力第29页
        3.3.2 经营业绩的压力第29-33页
        3.3.3 其他盈余管理手段无法扭亏为盈的压力第33页
        3.3.4 大股东限售义务下股价的压力第33-35页
        3.3.5 实现战略目标的压力第35-36页
    3.4 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第36-43页
        3.4.1 收购民泰扩大合并范围第36-37页
        3.4.2 处置民泰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第37-39页
        3.4.3 提前确认购买日增加合并利润第39-40页
        3.4.4 虚增商誉留足盈余管理空间第40-41页
        3.4.5 操纵评估价值提高股权售价第41-42页
        3.4.6 利用关联方完成不公允股权交易第42-43页
    3.5 盈余管理的后果分析第43-48页
        3.5.1 暂时避免被特别处理第43页
        3.5.2 恶化公司绩效第43-46页
        3.5.3 招致处罚和索赔第46-48页
        3.5.4 战略目标失败第48页
    3.6 案例总结第48-51页
第4章 对策与建议第51-58页
    4.1 上市公司层次第51-53页
        4.1.1 优化股权结构第51页
        4.1.2 完善公司治理第51-52页
        4.1.3 提升核心竞争力第52-53页
    4.2 监管部门层次第53-58页
        4.2.1 加强对股权交易的监管第53-54页
        4.2.2 完善强制退市指标第54-55页
        4.2.3 增加对虚假陈述行为的处罚力度第55-56页
        4.2.4 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业板创新能力与股票收益
下一篇:建设银行华兴支行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