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9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14-16页
        一、实践意义第14-15页
        二、理论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第16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第二章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概念、特征及产生原因第19-26页
    第一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概念及特征第19-23页
        一、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概念第19-20页
        二、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特征第20-23页
    第二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产生原因第23-26页
        一、舆论监督权的滥用第23-24页
        二、知情权的滥用第24-25页
        三、媒体利益竞争第25-26页
第三章 新闻隐性采访侵犯的主要权利第26-34页
    第一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犯名誉权第26-29页
        一、主要侵犯形式第27页
        二、抗辩事由第27-29页
    第二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犯隐私权第29-31页
        一、主要侵犯形式第29-30页
        二、抗辩事由第30-31页
    第三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犯肖像权第31-34页
        一、主要侵犯形式第32页
        二、抗辩事由第32-34页
第四章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理论分析第34-46页
    第一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与一般民事侵权的区别第34-36页
        一、构成要件第34-35页
        二、抗辩事由第35页
        三、责任承担方式第35-36页
    第二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第36-39页
        一、新闻隐性采访具有侵权行为第36-37页
        二、受访者受到损害且可被明确指认第37-38页
        三、新闻隐性采访侵权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38页
        四、侵权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第38-39页
        五、具有侵权内容的新闻作品已经发表第39页
    第三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第39-41页
        一、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第39-40页
        二、转载媒体第40-41页
    第四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第41-43页
        一、物质损害赔偿第41-42页
        二、非物质损害赔偿第42-43页
    第五节 新闻隐性采访侵权的责任承担第43-46页
        一、停止侵害第44页
        二、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第44-45页
        三、赔偿损失第45-46页
第五章 完善新闻隐性采访侵权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第46-58页
    第一节 我国新闻隐性采访的法律规范及存在的问题第46-51页
        一、我国新闻隐性采访法律规范第46-48页
        二、我国新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48-51页
    第二节 完善新闻隐性采访侵权法律制度的建议第51-58页
        一、制定新闻隐性采访法律规范的原则第51-52页
        二、完善新闻隐性采访侵权法律制度的措施第52-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后记(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场域-惯习”理论视角下女村官治村研究--以湖北恩施两位女村官为例
下一篇:尹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