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亲历与疏离--痖弦军旅诗论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整体研究 | 第9-12页 |
(二)个案研究 | 第12-13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3-16页 |
第一章“上校”:作为历史的见证者 | 第16-38页 |
第一节 家园失落的痛楚 | 第16-21页 |
一、从大陆到台湾 | 第16-20页 |
二、二十二年军旅生涯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融汇生命体验的战争诗 | 第21-38页 |
一、对个体生存状况的关照 | 第23-31页 |
二、对“战神”形象的消解 | 第31-38页 |
第二章 历史的疏离:诗人的远游 | 第38-56页 |
第一节“向西走,去朝山,去进香” | 第39-48页 |
一、异国城邦的想象 | 第40-44页 |
二、先西化后回归 | 第44-48页 |
第二节 向海洋出发,寻找海味人生 | 第48-56页 |
一、海洋空间的建构 | 第48-51页 |
二、远洋漂泊的无奈 | 第51-56页 |
第三章 痖弦诗歌艺术的独步 | 第56-72页 |
第一节 戏剧性的运用 | 第56-61页 |
第二节 音乐性的营造 | 第61-72页 |
一、诗语的复现 | 第61-68页 |
二、民间词汇的植入 | 第68-72页 |
尾声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