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考虑齿面温升的渐开线直齿轮粘着磨损计算方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齿面闪温与粘着磨损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齿面闪温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粘着磨损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渐开线直齿轮的齿面闪温模型第18-38页
    2.1 机械热变形理论概述第18-20页
        2.1.1 机械热变形计算方法第18-19页
        2.1.2 材料热膨胀系数第19-20页
    2.2 渐开线直齿轮的热变形第20-25页
    2.3 直齿轮齿面闪温模型第25-31页
        2.3.1 齿轮啮合分析第26-28页
        2.3.2 齿面接触温度第28-29页
        2.3.3 闪温引起的啮合刚度变化规律第29-31页
    2.4 齿面闪温计算第31-37页
        2.4.1 齿轮参数与工作参数第31-32页
        2.4.2 齿面闪温计算结果与验证第32-34页
        2.4.3 参数分析第34-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考虑闪温效应的齿轮动力学模型第38-49页
    3.1 渐开线直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第39-41页
        3.1.1 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第39-40页
        3.1.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系统分析模型第40-41页
    3.2 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激励第41-44页
        3.2.1 外部激励第42页
        3.2.2 刚度激励第42-43页
        3.2.3 误差激励第43-44页
    3.3 单自由度齿轮系统的间隙非线性振动模型第44-48页
        3.3.1 运动微分方程与无量纲化第44-47页
        3.3.2 考虑闪温效应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含齿面闪温的动力学方程耦合求解第49-59页
    4.1 渐开线直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第49-52页
        4.1.1 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第49-50页
        4.1.2 基于Runge-Kutta法的齿轮动力学方程求解第50-52页
    4.2 考虑闪温的齿轮动力学方程求解第52-54页
        4.2.1 闪温与动力学模型的周期耦合第52-53页
        4.2.2 动力学方程耦合求解方法第53-54页
    4.3 齿轮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第54-56页
    4.4 齿轮系统胶合承载能力第56-58页
        4.4.1 齿轮胶合承载能力判别第56-57页
        4.4.2 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评估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考虑闪温的齿轮齿面粘着磨损数值计算第59-69页
    5.1 标准渐开线齿轮粘着磨损模型第59-62页
        5.1.1 Archard磨损模型第59-60页
        5.1.2 滑移距离第60-61页
        5.1.3 接触应力第61页
        5.1.4 磨损深度第61-62页
    5.2 准静态直齿轮齿面粘着磨损数值计算第62-67页
        5.2.1 齿形参数与工作参数第63页
        5.2.2 齿面粘着磨损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3-67页
    5.3 考虑闪温效应的齿面粘着磨损数值计算第67-68页
        5.3.1 动态载荷下的齿面粘着磨损计算第67页
        5.3.2 考虑闪温与不考虑闪温的齿面磨损量比较分析第67-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发表及项目研究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LU@CTAB/LDH复合薄膜的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轴承内圈滚道强化研磨加工中微磨粒喷射的运动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