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长沙城郊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水稻安全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2-22页
    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第12-16页
        1.1.1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第12-13页
        1.1.2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分析第13-16页
    1.2 农作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第16-18页
        1.2.1 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第16-17页
        1.2.2 农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第17-18页
    1.3 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第19页
    1.5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 研究工作概况第20-21页
    1.7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第23-24页
        2.2.1 大气沉降样品的采集第23页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23-24页
        2.2.3 水稻样品的采集第24页
        2.2.4 其他样品的采集第24页
    2.3 样品分析方法第24-26页
        2.3.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4-25页
        2.3.2 水样的测定第25页
        2.3.3 土壤重金属和有效态的测定第25页
        2.3.4 水稻重金属的测定第25-26页
        2.3.5 肥料重金属的测定第26页
    2.4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长沙城郊典型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积累特征第27-38页
    3.1 长沙城郊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分析第28-30页
        3.1.1 农田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第28-29页
        3.1.2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分布特征第29-30页
    3.2 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第30-36页
        3.2.1 表层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第30-32页
        3.2.2 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第32-33页
        3.2.3 土壤重金属的积累速率第33-34页
        3.2.4 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特征第34-36页
    3.3 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第36页
    3.4 讨论第36-37页
    3.5 小结第37-38页
4 不同来源对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第38-57页
    4.1 大气沉降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4.1.1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季变化量第38-39页
        4.1.2 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季节变化率第39-40页
    4.2 肥料的施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4.3 灌溉水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41-44页
    4.4 秸秆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第44-47页
    4.5 长沙城郊大气沉降重金属浓度特征第47-51页
        4.5.1 大气沉降重金属浓度及变化特征第47-50页
        4.5.2 大气沉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分析第50页
        4.5.3 与其他地区大气重金属浓度的比较第50-51页
    4.6 长沙城郊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变化特征第51-55页
        4.6.1 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及变化特征第51-54页
        4.6.2 与其他地区大气重金属沉降通量比较第54-55页
    4.7 小结第55-57页
5 长沙城郊水稻重金属积累状况及稻米健康风险评价第57-68页
    5.1 农田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第58-59页
        5.1.1 不同地区水稻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第58页
        5.1.2 不同时期水稻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第58-59页
    5.2 重金属元素在水稻体内的迁移能力第59-61页
    5.3 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分析第61页
    5.4 稻米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关系第61-64页
        5.4.1 稻米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相关性第61-62页
        5.4.2 稻米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相关性第62-64页
    5.5 稻米的健康风险评价第64-66页
        5.5.1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第64页
        5.5.2 稻米中Pb和Hg的人体健康终身风险值第64-65页
        5.5.3 稻米中Cd和As的人体致癌年风险值第65-66页
    5.6 小结第66-6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结论第68-69页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9页
    6.3 创新点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附录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膜覆盖沙漠水稻种植与沙地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地表太阳总辐射减弱及散射辐射比例增强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