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双膜覆盖沙漠水稻种植与沙地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0-19页
    0.1 概述第10页
    0.2 荒漠化简介第10-15页
        0.2.1 荒漠化概念第10-11页
        0.2.2 荒漠化成因第11-13页
        0.2.3 荒漠化危害第13-14页
        0.2.4 荒漠化治理第14-15页
    0.3 沙漠水稻种植技术概念第15-16页
    0.4 衬膜和覆膜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18页
        0.4.1 衬膜技术国内研究进展第16-17页
        0.4.2 衬膜技术国外研究进展第17页
        0.4.3 覆膜技术国内研究进展第17页
        0.4.4 覆膜技术国外研究进展第17-18页
    0.5 双膜覆盖水稻种植技术研究进展第18页
    0.6 研究沙地介绍第18-19页
第1章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2页
    1.1 研究内容第19页
    1.2 研究目的意义第19页
    1.3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1 双膜技术的实现第19页
        1.3.2 肥料施用与管理方法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2章 样品采集与测定第22-27页
    2.1 样点设定、采集和前处理第22页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2-26页
        2.2.1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采用称重法第22页
        2.2.2 土壤pH的测定方法,电位法第22-23页
        2.2.3 土壤总氮的测定方法,开氏消煮法第23页
        2.2.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方法,镀铜镉还原-重氮化耦合比色法第23-24页
        2.2.5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方法,靛酚蓝比色法第24页
        2.2.6 土壤总磷的测定方法,碳酸钠熔融法第24页
        2.2.7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碳酸氢钠法第24-25页
        2.2.8 土壤总钾的测定方法,氢氧化钠熔融法第25页
        2.2.9 土壤有效钾的测定方法,乙酸铵提取法第25页
        2.2.10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方法,高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第25-26页
    2.3 数据统计分析第26-27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7-42页
    3.1 优势作物及种植技术的选择第27-29页
        3.1.1 沙漠自身特质第27-28页
        3.1.2 沙地和稻田土壤的pH值第28页
        3.1.3 玉米、白菜、水稻的生长周期对比第28页
        3.1.4 玉米、白菜、水稻的需水量对比第28页
        3.1.5 膜技术需水量对比第28-29页
        3.1.6 小结第29页
    3.2 水源改造第29页
    3.3 液体肥的研发第29-30页
    3.4 铁肥研发第30页
    3.5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含水率的含量变化第30-31页
    3.6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氮的含量变化第31-35页
        3.6.1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总氮的含量变化第31-32页
        3.6.2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变化第32-33页
        3.6.3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氮平衡特征第33-35页
    3.7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磷的含量变化第35-37页
        3.7.1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总磷的含量变化第35-36页
        3.7.2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变化第36-37页
    3.8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钾的含量变化第37-39页
        3.8.1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总钾的含量变化第37-38页
        3.8.2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有效钾的含量变化第38-39页
    3.9 膜技术种植水稻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第39-40页
    3.10 膜技术种植水稻稻米和作物生物量第40-42页
第4章 结论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生育期低温对稻田碳氮分配的影响特征
下一篇:长沙城郊典型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水稻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