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潭街道社区综合体功能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15-23页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1.1 城市新区 | 第15-16页 |
1.1.2 社区 | 第16-17页 |
1.1.3 社区综合体 | 第17-18页 |
1.2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8-19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 第19-20页 |
1.3.2 研究重点 | 第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0-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2.国内外研究及案例分析 | 第23-41页 |
2.1 国内外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 相关技术规定 | 第25-29页 |
2.3 案例调研分析 | 第29-40页 |
2.3.1 调研案例的选取 | 第29-30页 |
2.3.2 南京案例实态调研 | 第30-38页 |
2.3.3 社区综合体现存问题 | 第38-40页 |
2.4 小结 | 第40-41页 |
3.社区综合体功能配置分析 | 第41-65页 |
3.1 功能配置指标对比 | 第41-59页 |
3.1.1 地方性指标比较 | 第41-44页 |
3.1.2 调研案例与指标比较 | 第44-46页 |
3.1.3 功能要素分析 | 第46-59页 |
3.2 功能配置建议 | 第59-63页 |
3.2.1 功能使用后评估 | 第59-61页 |
3.2.2 优化建议 | 第61-63页 |
3.3 小结 | 第63-65页 |
4.社区综合体功能空间组织策略 | 第65-87页 |
4.1 组织原则 | 第65-67页 |
4.1.1 基本原则 | 第65-66页 |
4.1.2 功能组织关系 | 第66-67页 |
4.2 功能空间要素 | 第67-77页 |
4.2.1 空间形态 | 第67-71页 |
4.2.2 空间流线 | 第71-77页 |
4.3 功能空间组合形式 | 第77-82页 |
4.3.1 线性式 | 第78-79页 |
4.3.2 集中式 | 第79-80页 |
4.3.3 庭院围合式 | 第80-82页 |
4.3.4 单元组合式 | 第82页 |
4.4 公共交往空间的营造 | 第82-86页 |
4.4.1 外部交往空间 | 第83-84页 |
4.4.2 内部交往空间 | 第84-86页 |
4.5 小结 | 第86-87页 |
5.龙潭街道社区综合体功能设计 | 第87-115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87-91页 |
5.1.1 区位分析 | 第87-88页 |
5.1.2 基地规划 | 第88-89页 |
5.1.3 周边环境 | 第89-90页 |
5.1.4 设计愿景与规划要点 | 第90-91页 |
5.2 功能空间组织 | 第91-102页 |
5.2.1 总平面布局 | 第92-95页 |
5.2.2 功能组织 | 第95-101页 |
5.2.3 公共交往空间营造 | 第101-102页 |
5.3 功能要素配置 | 第102-114页 |
5.3.1 各要素分析 | 第102-112页 |
5.3.2 功能配置总结 | 第112-114页 |
5.4 小结 | 第114-115页 |
6.结论 | 第115-11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115-116页 |
6.1.1 研究结论 | 第115-116页 |
6.1.2 创新点 | 第116页 |
6.2 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附录 | 第121-12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附件 | 第127-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