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丘陵区小流域塘库水体氮浓度时空特征及主控因子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农业面源污染 | 第14-16页 |
1.2.2 塘库系统 | 第16-17页 |
1.2.3 塘库水体氮浓度时空特征研究 | 第17-18页 |
1.3 塘库系统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优势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1-22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21-22页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2页 |
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 第22-24页 |
2.2.1 采样点选取依据 | 第22-24页 |
2.2.2 水样采集与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第24-25页 |
3 小流域塘库系统水体氮浓度动态变化特征 | 第25-39页 |
3.1 塘库概况与氮浓度时间特征 | 第25-30页 |
3.1.1 塘库概况 | 第25-26页 |
3.1.2 塘库氮浓度总体时间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3.1.3 塘库氮浓度逐月变化特征 | 第27-30页 |
3.2 不同类型塘库水质动态变化特征 | 第30-35页 |
3.2.1 氨氮 | 第30-31页 |
3.2.2 硝氮 | 第31-33页 |
3.2.3 总氮 | 第33-34页 |
3.2.4 颗粒态氮 | 第34-35页 |
3.3 塘库氮浓度时间变化与降水量特征关系分析 | 第35-37页 |
3.3.1 流域降水量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3.3.2 塘库氮浓度时间变化与降水量特征关系 | 第36-37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3.4.1 小结 | 第37-38页 |
3.4.2 讨论 | 第38-39页 |
4 小流域塘库系统水体氮浓度空间格局 | 第39-53页 |
4.1 塘库系统水体氮浓度空间格局 | 第39-46页 |
4.1.1 氨氮 | 第39-40页 |
4.1.2 硝氮 | 第40-42页 |
4.1.3 总氮 | 第42-44页 |
4.1.4 颗粒态氮 | 第44-46页 |
4.2 塘库氮浓度与小流域氮输入输出特征关系 | 第46-49页 |
4.2.1 塘库氮浓度与小流域氮输入 | 第46-48页 |
4.2.2 塘库氮浓度与小流域氮输出 | 第48-49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9-53页 |
4.3.1 小结 | 第49-50页 |
4.3.2 讨论 | 第50-53页 |
5 小流域塘库系统水体氮浓度主控因子研究 | 第53-65页 |
5.1 塘库特征因子分析 | 第53-57页 |
5.1.1 塘库汇水区土地利用特征 | 第53-56页 |
5.1.2 塘库汇水区统计特征因子 | 第56-57页 |
5.2 塘库水环境因子 | 第57-58页 |
5.2.1 水环境要素特征 | 第57-58页 |
5.2.2 塘库氮浓度与水环境要素相关分析 | 第58页 |
5.3 主控因子RDA分析 | 第58-60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0-65页 |
5.4.1 小结 | 第60-61页 |
5.4.2 讨论 | 第61-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65-66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
附件 | 第76-83页 |
附录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