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广义需求侧资源接入下多种形态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7-32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7-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30页
        1.2.1 自动需求响应第20-22页
        1.2.2 微电网负荷预测第22-25页
        1.2.3 孤岛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第25-27页
        1.2.4 家居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第27-29页
        1.2.5 商业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第29-30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框架第30-32页
第2章 含广义需求侧资源的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基础模型第32-50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广义需求侧资源分类与适用性分析第33-37页
        2.2.1 负荷资源适用性分析第33-35页
        2.2.2 分布式电源资源适用性分析第35-36页
        2.2.3 储能与电动汽车资源适用性分析第36-37页
    2.3 用于微电网优化的广义需求侧资源模型第37-39页
    2.4 含广义需求侧资源的用户侧微电网基础模型第39-40页
        2.4.1 目标函数第39-40页
        2.4.2 决策变量第40页
        2.4.3 约束条件第40页
    2.5 用户侧微电网优化运行基础模型求解第40-42页
        2.5.1 广义需求侧资源设置第40-42页
        2.5.2 微分进化算法第42页
    2.6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2-49页
        2.6.1 多场景优化结果分析第42-44页
        2.6.2 广义需求侧资源对用电成本的调配作用第44-46页
        2.6.3 广义需求侧资源对用电需求的调整作用第46-49页
    2.7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第50-73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基础理论第51-55页
        3.2.1 经验模态分解第51页
        3.2.2 核函数极限学习机第51-53页
        3.2.3 扩展卡尔曼滤波第53-54页
        3.2.4 粒子群优化第54-55页
    3.3 用户侧微电网负荷特征分析第55-57页
        3.3.1 用户侧微电网负荷特征指标第55-56页
        3.3.2 指标计算与分析第56-57页
    3.4 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第57-61页
        3.4.1 微电网负荷数据样本的预处理第57-58页
        3.4.2 负荷属性第58页
        3.4.3 基于EMD-KELM-EKF的组合预测模型第58-60页
        3.4.4 参数优化模型第60-61页
    3.5 用户侧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实现模式第61-62页
    3.6 模型求解与仿真分析第62-72页
        3.6.1 微电网负荷样本第62-66页
        3.6.2 负荷预测误差的总体分析第66-67页
        3.6.3 负荷预测误差的日规律性分析第67-69页
        3.6.4 组合预测模型的优势分析第69-71页
        3.6.5 在线预测的时间性能第71页
        3.6.6 负荷预测对微电网经济运行的影响第71-72页
    3.7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含海水淡化负荷的孤岛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第73-94页
    4.1 引言第73页
    4.2 微电网结构与资源功能分析第73-75页
    4.3 微电网能量交换策略第75-79页
        4.3.1 海水淡化负荷运行策略第75-76页
        4.3.2 蓄电池运行策略第76-77页
        4.3.3 柴油发电机运行策略第77页
        4.3.4 孤岛型微电网能量交换模型第77-79页
    4.4 含海水淡化负荷的孤岛型微电网优化模型第79-83页
        4.4.1 极小化蓄电池寿命损耗第79-81页
        4.4.2 极小化柴油发电机燃油耗费第81页
        4.4.3 储能系统充电策略第81-82页
        4.4.4 决策变量第82页
        4.4.5 约束条件第82-83页
    4.5 孤岛型微电网优化模型求解第83-84页
    4.6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第84-93页
        4.6.1 基础数据第84-87页
        4.6.2 考虑可调控负荷的辅助功率调节作用下的优化结果第87-90页
        4.6.3 考虑储能系统不同充电策略下的优化结果第90-93页
    4.7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基于负荷分类与启发式策略的家居型微电网优化运行第94-118页
    5.1 引言第94页
    5.2 广义需求侧资源及其分类第94-95页
    5.3 可计划负荷基础模型第95-96页
    5.4 基于可调控家居负荷的微电网优化模型第96-99页
        5.4.1 目标函数第96页
        5.4.2 决策变量第96-97页
        5.4.3 双周期同步第97页
        5.4.4 递进式种群更新第97-98页
        5.4.5 约束条件第98-99页
    5.5 家居型微电网优化模型求解第99-103页
        5.5.1 启发式优化运行策略第99-100页
        5.5.2 二进制混合编码微分进化算法第100-101页
        5.5.3 微电网优化基本数据与流程实现第101-103页
    5.6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第103-108页
        5.6.1 基于启发式策略的优化结果第103-104页
        5.6.2 综合优化结果分析第104-108页
    5.7 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第108-117页
        5.7.1 储能放电的外部价格分析第108-109页
        5.7.2 储能放电价格敏感度分析第109-111页
        5.7.3 储能系统初始SOC状态分析第111-116页
        5.7.4 储能系统初始SOC敏感度分析第116-117页
    5.8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6章 考虑同源互用的商业型微电网协同优化运行第118-140页
    6.1 引言第118页
    6.2 适用于自动需求响应的可调配资源第118-119页
        6.2.1 负荷资源第118-119页
        6.2.2 需求响应项目第119页
    6.3 商业型微电网协同优化的结构与特点第119-121页
    6.4 考虑自动需求响应的商业微电网协同优化模型第121-128页
        6.4.1 目标函数第121-124页
        6.4.2 决策变量第124页
        6.4.3 约束条件第124-125页
        6.4.4 基础数据与模型求解第125-128页
    6.5 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第128-139页
        6.5.1 协同优化结果分析第128-135页
        6.5.2 独立优化结果对比分析第135-136页
        6.5.3 不平衡电价的影响分析第136-139页
    6.6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40-143页
    7.1 结论第140-141页
    7.2 展望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62-16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63-164页
致谢第164-166页
作者简介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特性及其生态效应
下一篇:内质网葡萄糖苷酶Ⅱβ亚基OsGAS2调控水稻细胞自噬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