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入侵植物 | 第10-13页 |
1.1.1 海南外来植物入侵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入侵植物的危害 | 第11-12页 |
1.1.3 入侵植物的开发利用 | 第12-13页 |
1.2 降香黄檀炭疽病 | 第13-14页 |
1.2.1 降香黄檀 | 第13页 |
1.2.2 降香黄檀炭疽病 | 第13-14页 |
1.3 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1 国外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2 国内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植物源杀菌剂 | 第15-16页 |
1.4.1 植物源杀菌剂的作用机理及方式 | 第15-16页 |
1.4.2 植物源杀菌剂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5 植物源杀菌剂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16-18页 |
1.5.1 植物源杀菌剂在林业上的应用 | 第17页 |
1.5.2 植物源杀菌剂的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1.6 本课题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18页 |
1.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1.6.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抑制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入侵植物筛选 | 第20-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1.1 材料 | 第20-21页 |
2.1.2 方法 | 第21-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2.2.1 14种入侵植物粗提物对炭疽病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 第22-23页 |
2.2.2 垂序商陆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 第23-24页 |
2.2.3 藿香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 第24-25页 |
2.2.4 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 第25页 |
2.2.5 3种植物提取物对炭疽病菌的抑菌作用比较 | 第25-26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26-28页 |
3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抑菌机理初探 | 第28-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3.1.1 材料 | 第28-29页 |
3.1.2 方法 | 第29-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3.2.1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2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病原菌生长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2.3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孢子形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4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5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的MIC和MBC | 第36页 |
3.2.6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7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8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内各类酶活力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4 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植物源杀菌剂研制 | 第42-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4.1.1 材料 | 第42页 |
4.1.2 方法 | 第42-4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4.2.1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活性稳定性研究 | 第47-51页 |
4.2.2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乙酸乙酯提取物杀菌剂研制 | 第51-53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3-5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5.1 抑制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入侵植物筛选 | 第55页 |
5.2 垂序商陆及藿香蓟提取物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抑菌机理初探 | 第55-56页 |
5.3 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植物源杀菌剂研制 | 第56-57页 |
6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