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一、公共政策 | 第10-15页 |
二、可接受性 | 第15-16页 |
三、公共政策可接受性 | 第16-19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9-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9-21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研究一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42页 |
第一节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6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4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评价问卷的编制及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26-4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6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26-28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8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8-40页 |
五、讨论 | 第40-41页 |
六、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研究二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的评价研究 | 第42-54页 |
第一节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48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42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42页 |
三、研究程序及结果 | 第42-48页 |
第二节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评价标准的确立 | 第48-5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48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48-5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50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50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50-51页 |
六、讨论 | 第51-53页 |
七、结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研究三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54-6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5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54-55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55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55-66页 |
五、讨论 | 第66-68页 |
六、结论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讨论、结论及展望 | 第69-76页 |
第一节 总讨论 | 第69-74页 |
一、总讨论 | 第69-73页 |
二、建议与对策 | 第73-74页 |
第二节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一、结论 | 第74页 |
二、创新性 | 第74-75页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89页 |
附录A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的访谈提纲及开放式问卷 | 第79-81页 |
附录B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评价问卷(试用版) | 第81-86页 |
附录C 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可接受性评价问卷(正式版) | 第86-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