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粗粒土填料级配和密度的变化对高路堤边坡降雨入渗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粗粒土的分类及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渗透模型试验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3 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4 土水特征曲线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粗粒土渗透特性研究第20-34页
    2.1 粗粒土工程特性第20页
        2.1.1 粗粒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第20页
    2.2 粗粒土渗透特性第20-27页
        2.2.1 达西定律第21-22页
        2.2.2 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第22-23页
        2.2.3 渗透特性试验研究第23-25页
        2.2.4 渗流基本参数选取第25-27页
    2.3 土水特征曲线研究第27-32页
        2.3.1 典型土水特征曲线第28-29页
        2.3.2 土水特征曲线的测量方法第29页
        2.3.3 土水特征曲线数学模型第29-31页
        2.3.4 土水特征曲线影响因素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粗粒土持水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第34-58页
    3.1 试验概述第34页
    3.2 基质吸力、含水率测量试验第34-45页
        3.2.1 不同级配的粗粒土的基质吸力和含水率试验第34-42页
        3.2.2 不同密度的粗粒土的基质吸力和含水率试验第42-45页
    3.3 渗透系数测量试验第45-48页
        3.3.1 不同级配的粗粒土的渗透系数测量试验第45-47页
        3.3.2 不同密度的粗粒土的渗透系数测量试验第47-48页
    3.4 土水特征曲线变化规律第48-54页
        3.4.1 绘制土水特征曲线第48-51页
        3.4.2 土水特征曲线拟合第51-54页
    3.5 室内剪切试验第54-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粗粒土路堤边坡降雨入渗及稳定性数值分析第58-72页
    4.1 摩尔-库伦强度准则第58-59页
    4.2 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第59-60页
    4.3 模型建立第60-64页
        4.3.1 工程概况第61页
        4.3.2 绘制模型第61-62页
        4.3.3 模拟方案第62-64页
        4.3.4 渗流分析边界条件第64页
    4.4 渗流结果分析第64-68页
        4.4.1 稳态渗流结果分析第64-65页
        4.4.2 瞬态渗流结果分析第65-68页
    4.5 边坡稳定性结果分析第68-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A第81-82页
附录B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达拉滨异构体杂质和西地那非杂质(A&B)的合成
下一篇:车—两轮车碰撞事故再现及骑车人损伤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