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2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模型与算法概述 | 第15-37页 |
·隐私与隐私权 | 第15-18页 |
·隐私与隐私权的定义 | 第15-16页 |
·隐私保护数据挖掘 | 第16-18页 |
·基于数据变换的隐私保护技术 | 第18-25页 |
·添加随机噪声干扰 | 第18-20页 |
·随机响应技术 | 第20-21页 |
·阻挡与集聚 | 第21-22页 |
·数据交换 | 第22-25页 |
·基于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 | 第25-29页 |
·不经意传输与同态加密 | 第25-26页 |
·安全多方计算 | 第26-27页 |
·分布式匿名化 | 第27-28页 |
·分布式聚类与关联规则 | 第28-29页 |
·数据匿名化技术 | 第29-34页 |
·k-匿名 | 第29-30页 |
·l-diversity 与t-closeness | 第30-31页 |
·其他匿名策略 | 第31-32页 |
·匿名化算法 | 第32-33页 |
·概化信息丢失度量 | 第33-34页 |
·性能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3 隐私保护对象和保护策略研究 | 第37-45页 |
·传统数据隐私的定义 | 第37-41页 |
·何为隐私 | 第37-38页 |
·现有方法中的隐私定义 | 第38-40页 |
·属性间的相关性 | 第40-41页 |
·基于关联的隐私对象 | 第41-42页 |
·保护策略设计 | 第42-44页 |
·现有保护策略 | 第42-43页 |
·基于隐私分解的策略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4 基于不确定映射的隐私保护技术 | 第45-59页 |
·传统的数据交换方法 | 第45-46页 |
·基于不确定性映射的匿名化算法 | 第46-50页 |
·现有方法的缺陷 | 第46-48页 |
·应用场景与具体策略 | 第48-50页 |
·参数设定论证 | 第50-55页 |
·准敏感规则保护度量 | 第55-58页 |
·准敏感规则 | 第55-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5 实验验证 | 第59-63页 |
·实验准备 | 第59-60页 |
·发现关联规则准确度与重建率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