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运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 第10-12页 |
·住房公积金的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住房公积金 | 第12-13页 |
·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13-14页 |
·住房公积金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互助理论 | 第14-15页 |
·强制储蓄理论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页 |
·组织结构理论 | 第16-18页 |
·本文框架结构 | 第18-19页 |
2 我国住房公积金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7页 |
·全国住房公积金归集及运用情况 | 第19-22页 |
·住房公积金的归集情况和具体数额 | 第19-20页 |
·全国住房公积金的运用情况 | 第20-22页 |
·现阶段住房公积金运用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实际征缴覆盖率较低 | 第22页 |
·保障目标人群违背初衷 | 第22-23页 |
·资金运用方式存在局限性 | 第23-24页 |
·资金利用率低下 | 第24-25页 |
·住房公积金监管体制存在缺陷,运用机制不健全 | 第25页 |
·住房公积金未能充分发挥住房保障作用 | 第25-27页 |
3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运用情况及借鉴 | 第27-41页 |
·政府组屋政策 | 第27-29页 |
·中央公积金制度 | 第29-34页 |
·中央公积金的基本内容 | 第29-30页 |
·中央公积金的运用情况 | 第30-34页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第34-41页 |
·我国与新加坡公积金运用情况的比较 | 第34-38页 |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38-41页 |
4 解决我国住房公积金运用问题的措施 | 第41-48页 |
·扩大住房公积金实际缴交人群的覆盖范围 | 第41-42页 |
·提高个人对住房公积金账户的支配程度 | 第42-44页 |
·增加个人对住房公积金运用的方式 | 第42-43页 |
·合理调整不同人群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 第43-44页 |
·个人自助与家庭互助相结合 | 第44页 |
·扩大政府对归集的住房公积金的运用范围 | 第44-46页 |
·增加用于购买国债的资金比例 | 第44-45页 |
·投资于住宅相关领域 | 第45-46页 |
·投资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安全性较高的领域 | 第46页 |
·住房公积金运用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结合 | 第46-47页 |
·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体制,健全公积金运用机制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48-49页 |
·研究中的进一步思考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