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1.1 前言 | 第14页 |
1.2 有机框架材料的分类 | 第14-23页 |
1.2.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 | 第15-17页 |
1.2.2 共轭微孔框架聚合物(CMPs) | 第17-18页 |
1.2.3 固有微孔聚合物(PIMs) | 第18-20页 |
1.2.4 超交联聚合物(HCPs) | 第20-22页 |
1.2.5 共价三嗪框架聚合物(CTFs) | 第22-23页 |
1.3 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23-32页 |
1.3.1 Suzuki偶联聚合在有机框架材料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1.3.2 Sonogashira-Hagihara偶联聚合在有机框架材料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3.3 Yamamoto-Ullmann偶联聚合在有机框架材料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1.3.4 Friedel-Crafts烷基化聚合在有机框架材料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1.3.5 Schiff-base法在有机框架材料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1.3.6 其他聚合在有机框架材料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1.4 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 第32-36页 |
1.4.1 在气体存储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32-33页 |
1.4.2 在CO_2气体的捕获与分离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33-34页 |
1.4.3 在催化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34-35页 |
1.4.4 在光电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35页 |
1.4.5 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第35-36页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40页 |
1.5.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36-37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7-40页 |
第二章 基于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的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0-72页 |
2.1 引言 | 第4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0-48页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0-42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42-43页 |
2.2.3 刚性分子“结”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TBPA)的合成 | 第43-44页 |
2.2.4 刚性分子“杆”多苯基二硼酸的合成 | 第44-46页 |
2.2.5 基于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TBPA)分子“结”有机框架材料聚合物(MOP-Ad-1,MOP-Ad-2,MOP-Ad-3)的构筑 | 第46-47页 |
2.2.6 MOP-Ad-1,MOP-Ad-2,MOP-Ad-3的酸碱实验 | 第47-4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8-70页 |
2.3.1 分子“结”1,3,5,7-四(4-溴苯基)金刚烷(TBPA)的结构表征 | 第48-49页 |
2.3.2 分子“杆”多苯硼酸的结构表征 | 第49-52页 |
2.3.3 框架聚合物MOP-Ad-1,MOP-Ad-2及MOP-Ad-3制备条件探索 | 第52-55页 |
2.3.4 目标有机框架聚合物MOP-Ad-1,MOP-Ad-2及MOP-Ad-3的化学结构表征 | 第55-57页 |
2.3.5 目标有机框架聚合物MOP-Ad-1,MOP-Ad-2及MOP-Ad-3的性能研究 | 第57-7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三章 基于MOP-Ad-1有机框架聚合物的后修饰改性及其性能研究 | 第72-94页 |
3.1 引言 | 第7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72-73页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73页 |
3.2.3 框架聚合物MOP-Ad-1的硝化(MOP-Ad-1-NO_2) | 第73-74页 |
3.2.4 框架聚合物MOP-Ad-1的氨化(MOP-Ad-1-NH_2) | 第7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4-91页 |
3.3.1 后修饰条件的探索 | 第74-76页 |
3.3.2 MOP-Ad-1-NO_2和MOP-Ad-1-NH_2的结构表征 | 第76-80页 |
3.3.3 MOP-Ad-1-NO_2和MOP-Ad-1-NH_2的性能研究 | 第80-9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第四章 基于具有超静定结构金刚烷衍生物的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拓展研究 | 第94-130页 |
4.1 引言 | 第9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4-102页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95-96页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表征方法 | 第96页 |
4.2.3 刚性分子“结”3,3',5,5',7,7'-六(4-溴苯基)-1,1'-联金刚烷(HBPBA)的合成 | 第96-98页 |
4.2.4 刚性分子“结”1,3,5,7-四(1,3-二溴苯基)金刚烷(TBBPA)的合成 | 第98-99页 |
4.2.5 刚性分子“杆”4,4'-二乙炔基联苯(DPE)的合成 | 第99-100页 |
4.2.6 基于刚性分子“结”HBPBA和TBBPA有机框架材料聚合物(MF-Ad-4和MF-Ad-5)的构筑 | 第100-10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27页 |
4.3.1 分子“结”3,3',5,5',7,7'-六(4-溴苯基)-1,1'-联金刚烷(HBPBA)的结构表征 | 第102-104页 |
4.3.2 分子“结”1,3,5,7-四(1,3-二溴苯基)金刚烷(TBBPA)的结构表征 | 第104-105页 |
4.3.3 刚性分子“杆”4,4'-二乙炔基联苯(DPE)的结构表征 | 第105-107页 |
4.3.4 框架聚合物MF-Ad-4和MF-Ad-5制备条件的探索 | 第107-108页 |
4.3.5 目标有机框架聚合物MF-Ad-4及MF-Ad-5的化学结构表征 | 第108-110页 |
4.3.6 目标有机框架聚合物MF-Ad-4和MF-Ad-5的性能研究 | 第110-1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7-13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 第130-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5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54-156页 |
致谢 | 第156-158页 |
附录 | 第158-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