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元素的提取再创作--以敦煌飞天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敦煌艺术的国内外动态研究 | 第8-9页 |
1.2.1 国外对敦煌壁画的相关研究 | 第8页 |
1.2.2 国内关于敦煌壁画及其再创作的相关研究 | 第8-9页 |
1.3 课题研究的概况和意义 | 第9-10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1.4.2 比较分析法 | 第10页 |
1.4.3 设计实践法 | 第10-11页 |
2 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 | 第11-25页 |
2.1 敦煌飞天艺术的概况 | 第11页 |
2.2 敦煌飞天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2.2.1 引入、吸纳时期 | 第11页 |
2.2.2 融合时期 | 第11页 |
2.2.3 创新时期 | 第11-12页 |
2.2.4 衰落时期 | 第12页 |
2.3 敦煌飞天风格演变的阶段及其造型特点 | 第12-22页 |
2.3.1 兴起时期(北凉——北魏) | 第12-14页 |
2.3.2 成熟时期(西魏——隋代) | 第14-18页 |
2.3.3 鼎盛时期(初唐——晚唐) | 第18-21页 |
2.3.4 衰落时期(五代——元代) | 第21-22页 |
2.4 唐代飞天的分段和艺术特点 | 第22-25页 |
2.4.1 唐代飞天的分段 | 第22页 |
2.4.2 唐代飞天的艺术特点 | 第22-25页 |
3 敦煌壁画中元素的提取再创作 | 第25-45页 |
3.1 创作第一部分 | 第25-35页 |
3.1.1 构图的创作思路 | 第25-27页 |
3.1.2 构图素材的选择及提炼 | 第27-28页 |
3.1.3 创作过程 | 第28-34页 |
3.1.4 创作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34-35页 |
3.2 创作第二部分 | 第35-43页 |
3.2.1 构图的创作思路 | 第35-36页 |
3.2.2 构图素材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3 创作步骤 | 第37-43页 |
3.2.4 创作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43页 |
3.3 创作材料的选择 | 第43-45页 |
3.3.1 创作纸张的选择 | 第43页 |
3.3.2 创作颜料的选择 | 第43-44页 |
3.3.3 创作技法的运用 | 第44-45页 |
4 毕业设计创作对我绘画的启示 | 第45-46页 |
4.1 绘画中的“经营位置” | 第45页 |
4.2 绘画中的“骨法用笔” | 第45页 |
4.3 绘画中的“传移模写” | 第45-46页 |
5 总结 | 第46-47页 |
5.1 创作的不足之处 | 第46页 |
5.1.1 创作第一部分 | 第46页 |
5.1.2 创作第二部分 | 第46页 |
5.2 创作的最后总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5.2.1 总结 | 第46页 |
5.2.2 展望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