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MG的颈部仰卧位生理特性研究及舒适性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人体舒适性评价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颈部肌肉活动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颈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现状 | 第14-17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人体颈部分析模型建立 | 第18-29页 |
2.1 颈部生理结构构成 | 第18-21页 |
2.1.1 颈椎骨骼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2.1.2 颈部肌肉分析 | 第19-21页 |
2.2 颈部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 第21-24页 |
2.2.1 颈部活动与负载分析 | 第21-22页 |
2.2.2 颈部生理曲度研究 | 第22-24页 |
2.3 颈部研究参考模型建立 | 第24-27页 |
2.3.1 颈部受力分析及模型 | 第24-25页 |
2.3.2 Jack实验环境模拟仿真模型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颈部舒适性数据采集实验 | 第29-39页 |
3.1 颈部舒适性数据采集及评价方案 | 第29-30页 |
3.1.1 客观数据采集及评价 | 第29-30页 |
3.1.2 主观数据采集及评价 | 第30页 |
3.2 颈部生理信号采集实验 | 第30-35页 |
3.2.1 实验准备工作 | 第31-33页 |
3.2.2 信号采集实验步骤 | 第33-35页 |
3.3 生理舒适性主观评价实验 | 第35-38页 |
3.3.1 主观评价方法选择 | 第35-37页 |
3.3.2 主观评价方法实验过程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颈部舒适性主客观分析 | 第39-53页 |
4.1 颈部s EMG样本制作 | 第39-43页 |
4.1.1 s EMG降噪处理 | 第39-42页 |
4.1.2 特征提取 | 第42-43页 |
4.2 胸锁乳突肌客观实验分析 | 第43-50页 |
4.2.1 s EMG线性分析 | 第43-47页 |
4.2.2 s EMG非线性分析 | 第47-50页 |
4.3 主观评价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3.1 主观评价实验数据整理 | 第50-51页 |
4.3.2 主观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颈部舒适性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 第53-62页 |
5.1 模糊评价模型建立方法 | 第53-54页 |
5.2 颈部舒适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4-60页 |
5.2.1 颈部舒适性定义 | 第54页 |
5.2.2 舒适度水平定义 | 第54-55页 |
5.2.3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5.2.4 动作舒适性因素集分析 | 第56-57页 |
5.2.5 动作舒适性指标权重获取 | 第57-60页 |
5.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