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湿地公园亲水活动相关理论概述与优秀案例借鉴 | 第19-25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湿地与湿地公园 | 第19-20页 |
2.1.2 亲水活动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2 亲水活动特征 | 第20-21页 |
2.2.1 随意性 | 第20-21页 |
2.2.2 可参与性 | 第21页 |
2.3 生态性的亲水活动与一般亲水活动的特征对比 | 第21-22页 |
2.4 优秀案例设计启示 | 第22-25页 |
2.4.1 伦敦湿地公园 | 第22-23页 |
2.4.2 成都活水公园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湿地公园游客亲水活动偏好与亲水行为分析 | 第25-37页 |
3.1 亲水活动参与游客人群信息分析 | 第25-34页 |
3.1.1 受访游客基本信息 | 第25-26页 |
3.1.2 受测者人群结构及来访动机 | 第26-28页 |
3.1.3 游客亲水偏好 | 第28-32页 |
3.1.4 游客对湿地公园亲水活动的满意度评价 | 第32-34页 |
3.2 调查结果对湿地公园亲水活动设计的启发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湿地公园亲水活动设计要点 | 第37-51页 |
4.1 湿地公园亲水活动设计原则 | 第37-40页 |
4.1.1 限制亲水活动区域,控制参与人数 | 第37页 |
4.1.2 设施选材环保,注重可持续发展 | 第37-38页 |
4.1.3 突出湿地主题,体现地域特色 | 第38页 |
4.1.4 重视趣味性,提高参与度 | 第38-39页 |
4.1.5 加强动态管理,注重人才培养 | 第39-40页 |
4.2 明确亲水活动目标 | 第40页 |
4.3 设定亲水活动形式与内容 | 第40-43页 |
4.3.1 观水戏水型亲水活动 | 第42页 |
4.3.2 游憩运动型亲水活动 | 第42-43页 |
4.3.3 知水识水型亲水活动 | 第43页 |
4.4 营造亲水活动场地 | 第43-47页 |
4.4.1 水系规划设计 | 第44-45页 |
4.4.2 布设亲水设施 | 第45-47页 |
4.5 亲水活动组织、实施的保障 | 第47-51页 |
4.5.1 制定管理制度 | 第47-48页 |
4.5.2 高素养的人力储备 | 第48-49页 |
4.5.3 活动流程设计 | 第49-50页 |
4.5.4 活动评价与改善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湿地公园亲水活动设计示例——北京长子营湿地公园亲水活动设计实例 | 第51-69页 |
5.1 项目区位分析 | 第51-52页 |
5.2 长子营场地现状分析 | 第52-53页 |
5.2.1 资源条件 | 第52页 |
5.2.2 土地利用现状 | 第52-53页 |
5.3 规划设计依据 | 第53-54页 |
5.4 亲水活动设计目标 | 第54页 |
5.5 活动场地规划设计 | 第54-57页 |
5.5.1 水系规划设计 | 第56-57页 |
5.5.2 亲水设施布设 | 第57页 |
5.6 亲水活动形式与内容 | 第57-67页 |
5.6.1 观水戏水型亲水活动 | 第58-63页 |
5.6.2 游憩运动型亲水活动 | 第63-64页 |
5.6.3 知水识水型亲水活动 | 第64-67页 |
5.7 长子营湿地公园亲水活动组织与管理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详细摘要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