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8-16页 |
1.1 冒口技术简介 | 第9页 |
1.2 国内外冒口技术发展与现状 | 第9-12页 |
1.3 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第12-14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中空气隙保温冒口传热机理 | 第16-19页 |
2.1 传热学理论 | 第16-17页 |
2.2 中空气隙保温机理 | 第17-19页 |
3.中空冒口气隙换热及钢锭凝固温度场模型建立 | 第19-34页 |
3.1 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3.1.1 中空冒口内气隙换热数学模型 | 第19页 |
3.1.2 钢锭凝固温度场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3.2 几何模型 | 第20-22页 |
3.3 模型整体网格划分及局部细化 | 第22-24页 |
3.4 材料选取和参数设定 | 第24-34页 |
3.4.1 钢锭模块的热物性参数 | 第24-27页 |
3.4.2 绝热保温材料及其物性参数 | 第27-30页 |
3.4.3 钢锭模和中空气隙保温冒口外模的导热系数及比热 | 第30-32页 |
3.4.4 界面换热系数 | 第32-33页 |
3.4.5 其它相关参数 | 第33-34页 |
4.中空气隙保温冒口及钢锭传热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4-56页 |
4.1 中空气隙保温冒口传热 | 第34-36页 |
4.2 冒口侧壁在不同气隙宽度下的热流密度 | 第36-39页 |
4.3 钢锭凝固过程温度场 | 第39-43页 |
4.4 插入低黑度板对钢锭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43-48页 |
4.5 冒口尺寸优化 | 第48-56页 |
5.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