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2 研究开发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压缩域跟踪的技术与原理 | 第14-35页 |
2.1 HEVC最新视频编码标准及其技术原理 | 第14-21页 |
2.1.1 编码块划分 | 第15-17页 |
2.1.2 帧内预测 | 第17-19页 |
2.1.3 帧间预测 | 第19-20页 |
2.1.4 压缩域信息与物体运动的联系 | 第20-21页 |
2.2 压缩域物体跟踪算法 | 第21-30页 |
2.2.1 基于时空域马可夫随机场的物体跟踪 | 第23-26页 |
2.2.2 时间域连续性(Temporal Continuity) | 第26-27页 |
2.2.3 空间连贯性(Spatial Coherence) | 第27-29页 |
2.2.4 物体形状的紧凑性(Compactness) | 第29页 |
2.2.5 时空域马可夫随机场优化(ST-MRF Optimization) | 第29-30页 |
2.3 极坐标向量中值(POLAR VECTOR MEDIAN,PVM)及全局运动补偿(GLOBAL MOTION COMPENSATION,GMC) | 第30-34页 |
2.3.1 专为Intra编码块设计的极坐标向量中值 | 第30-32页 |
2.3.2 全局运动补偿(Global Motion Compensation)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压缩域跟踪系统需求建模 | 第35-45页 |
3.1 系统概述 | 第35页 |
3.2 系统关键用例 | 第35-40页 |
3.2.1 用例 1:用户选定跟踪目标物体 | 第35-37页 |
3.2.2 用例 2:通过系统进行压缩域视频物体跟踪 | 第37-38页 |
3.2.3 用例 3:通过系统分析跟踪结果及数据 | 第38-39页 |
3.2.4 系统用例图 | 第39-40页 |
3.3 系统领域分析和建模 | 第40-43页 |
3.3.1 跟踪子系统领域分析 | 第41页 |
3.3.2 数据分析子系统领域分析 | 第41-43页 |
3.4 系统其他需求 | 第43-45页 |
3.4.1 可用性 | 第43页 |
3.4.2 性能 | 第43页 |
3.4.3 可扩展性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压缩域跟踪系统架构设计 | 第45-59页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原理 | 第45-47页 |
4.2 系统关键功能实现 | 第47-52页 |
4.2.1 物体跟踪功能实现 | 第48-51页 |
4.2.2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实现 | 第51-52页 |
4.3 公共数据层设计 | 第52-54页 |
4.4 视频解码及压缩域信息提取组件设计 | 第54-56页 |
4.4.1 解码及压缩域信息提取组件简介 | 第54-55页 |
4.4.2 组件设计 | 第55-56页 |
4.5 运行环境支持组件设计 | 第56-59页 |
4.5.1 系统的运行环境 | 第57页 |
4.5.2 CLRComponent组件设计 | 第57-59页 |
第五章 压缩域跟踪系统模块设计 | 第59-65页 |
5.1 跟踪模块设计 | 第59-61页 |
5.2 UI系统模块设计 | 第61-65页 |
5.2.1 界面设计 | 第61-63页 |
5.2.2 UI模块设计 | 第63-65页 |
第六章 部署运行与测试结果 | 第65-73页 |
6.1 系统部署与运行 | 第65-69页 |
6.1.1 运行环境部署 | 第65页 |
6.1.2 使用方法及测试结果 | 第65-69页 |
6.2 与其他跟踪系统的比较 | 第69-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