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互联网时代政治安全的内涵 | 第19-29页 |
2.1 互联网的发展及其两面性 | 第19-22页 |
2.2 政治安全的内涵 | 第22-29页 |
2.2.1 国家主权:坚持“分毫必争” | 第23-24页 |
2.2.2 公民权利:坚持“以人为本” | 第24-26页 |
2.2.3 命运共同体:坚守“公平正义” | 第26-29页 |
第3章 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政治安全的影响 | 第29-42页 |
3.1 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政治安全的积极影响 | 第29-34页 |
3.1.1 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 第29-32页 |
3.1.2 促进公民社会权利的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第32-34页 |
3.2 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政治安全的消极影响 | 第34-42页 |
3.2.1 存在技术鸿沟,国家主权安全受到冲击 | 第34-36页 |
3.2.2 打破“网络边疆”,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 第36-38页 |
3.2.3 危害公民权利,政府公信力下降 | 第38-42页 |
第4章 互联网时代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应对策略 | 第42-51页 |
4.1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强化公民政治认同感 | 第42-46页 |
4.1.1 完善核心技术,把控网络主权 | 第42-43页 |
4.1.2 树立“网络边疆”意识,提高公民政治认同感 | 第43-46页 |
4.2 加强网络空间管理,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 第46-51页 |
4.2.1 完善网络安全法规建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 | 第46-48页 |
4.2.2 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国内行动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