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运输与设备论文--井下运输与设备论文--输送机运输论文

基于阻尼板的带式输送机断带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6页
第二章 输送带的力学理论和阻尼板的设计第16-32页
    2.1 输送带的静动特性第16-18页
        2.1.1 输送带的静特性第16页
        2.1.2 输送带的动特性第16-18页
    2.2 输送带的数学模型第18-20页
        2.2.1 粘弹性模型的确定第18-19页
        2.2.2 Kelvin模型参数的确定第19-20页
        2.2.3 输送带等效弹性模量第20页
    2.3 槽形阻尼板的设计第20-30页
        2.3.1 阻尼板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0-23页
        2.3.2 阻尼板形状的确定第23-28页
        2.3.3 阻尼板的表面包覆层第28页
        2.3.4 阻尼板摩擦特性分析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输送带垂度和阻尼板的仿真分析第32-42页
    3.1 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垂度分析第32-39页
        3.1.1 输送带垂度的理论分析第32-34页
        3.1.2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1.3 上输送带垂度的有限元分析1第35-37页
        3.1.4 输送带垂度的有限元分析2第37-39页
    3.2 阻尼板的有限元分析第39-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带式输送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及仿真第42-62页
    4.1 输送机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的建立第42-48页
        4.1.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第42页
        4.1.2 带式输送机承载段和回程段模型的建立第42-44页
        4.1.3 拉紧装置的动力学模型第44-45页
        4.1.4 传动滚筒的动力学模型第45-47页
        4.1.5 带式输送机整机动力学方程第47-48页
    4.2 数学模型系数矩阵的赋值第48-50页
        4.2.1 质量矩阵第48-49页
        4.2.2 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第49页
        4.2.3 外力矩阵第49-50页
    4.3 带式输送机断带过程的仿真第50-52页
        4.3.1 Matlab的简介及ODE命令第50-51页
        4.3.2 矩阵微分方程的变换与求解第51页
        4.3.3 带式输送机断带过程第51-52页
    4.4 带式输送机断带的实例仿真第52-56页
        4.4.1 带式输送机实例的基本参数第52页
        4.4.2 不同断带点的分析第52-56页
    4.5 断带后垂直方向的位移第56-61页
    4.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阻尼板防滑效果的分析第62-80页
    5.1 仿真参数的确定第62-67页
        5.1.1 关于阻尼板所受载荷的讨论分析第62-66页
        5.1.2 阻尼板安装个数的分析第66-67页
    5.2 带式输送机阻尼板的整机动力学模型第67-71页
        5.2.1 输送机的建模第67-69页
        5.2.2 模型材料的属性和初始条件第69-70页
        5.2.3 载荷的施加第70-71页
    5.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1-78页
        5.3.1 不同的初速度下阻尼板仿真分析第71-74页
        5.3.2 不同的输送带倾角下仿真分析第74-76页
        5.3.3 不同的输送带带宽下仿真分析第76-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6.1 结论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附录第86-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矿输运机减速器斜齿圆柱齿轮的动态修形
下一篇:矿用无线多参数传感器设计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