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传统铁素体不锈钢 | 第9-11页 |
1.2.1 传统铁素体不锈钢的性能优势 | 第9-10页 |
1.2.2 传统铁素体不锈钢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 第10-11页 |
1.3 现代铁素体不锈钢的分类 | 第11-12页 |
1.3.1 高纯铁素体不锈钢 | 第11页 |
1.3.2 超级铁素体不锈钢 | 第11页 |
1.3.3 现代中铬铁素体不锈钢 | 第11-12页 |
1.3.4 现代低铬铁素体不锈钢 | 第12页 |
1.4 铁素体不锈钢的热处理 | 第12-14页 |
1.4.1 退火温度的选择 | 第13-14页 |
1.4.2 铁素体不锈钢退火装备的选择 | 第14页 |
1.5 影响铁素体不锈钢成形性能的因素 | 第14-18页 |
1.5.1 化学成分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1.5.2 基本力学性能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16-17页 |
1.5.3 组织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17-18页 |
1.6 铁素体不锈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8页 |
1.7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2. 实验方法和内容 | 第20-26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0页 |
2.2 工艺路线设定 | 第20页 |
2.3 试样制备 | 第20-22页 |
2.3.1 拉伸试样制备 | 第20-21页 |
2.3.2 金相试样制备 | 第21页 |
2.3.3 杯突试样制备 | 第21页 |
2.3.4 扩孔试样制备 | 第21-22页 |
2.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2页 |
2.5 组织形貌观察 | 第22-23页 |
2.6 成形性能测试 | 第23-26页 |
2.6.1 杯突实验 | 第23页 |
2.6.2 扩孔实验 | 第23-26页 |
3. 不同退火工艺下力学及成形性能的演变规律 | 第26-43页 |
3.1 不同退火温度下力学及成形性能的演变规律 | 第26-33页 |
3.1.1 不同退火温度下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26-27页 |
3.1.2 不同退火温度下成形性能的变化 | 第27-30页 |
3.1.3 不同退火温度下显微组织的变化 | 第30-32页 |
3.1.4 不同退火温度下断口形貌的变化 | 第32-33页 |
3.2 不同保温时间下力学及成形性能的演变规律 | 第33-39页 |
3.2.1 不同保温时间下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33-34页 |
3.2.2 不同保温时间下成形性能的变化 | 第34-37页 |
3.2.3 不同保温时间下显微组织的变化 | 第37-38页 |
3.2.4 不同保温时间下断口形貌的变化 | 第38-39页 |
3.3 不同退火工艺对力学及成形性能产生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1 分析与讨论退火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 分析与讨论基本力学性能对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现场工艺下的力学及成形性能 | 第43-48页 |
4.1 轧后未退火状态下的力学及成形性能 | 第43-44页 |
4.2 连续退火工艺下力学及成形性能 | 第44-46页 |
4.3 退火后平整工艺下力学及成形性能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