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制冷压缩机铝活塞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3 共晶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变质机理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1 共晶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变质机理 | 第11-12页 |
1.3.2 共晶硅变质剂的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4 铸造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4.1 铸造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12-13页 |
1.4.2 铸件凝固过程中缩孔缩松的预测 | 第13页 |
1.5 课题研究的来源、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1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 | 第13-14页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试样制备及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稀土Er变质铝合金试样的制备 | 第16-18页 |
2.2.1 稀土Er变质铝合金的熔炼及浇注方案 | 第16-17页 |
2.2.2 稀土Er变质铝合金的热处理方案 | 第17-18页 |
2.3 稀土Er变质铝合金性能测试方法 | 第18-19页 |
2.3.1 拉伸性能测试 | 第18页 |
2.3.2 硬度性能测试 | 第18-19页 |
2.3.3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第19页 |
2.4 稀土Er变质铝合金微观组织及相组成物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2.4.1 金相组织分析 | 第19页 |
2.4.2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19-20页 |
2.4.3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0页 |
2.4.4 DTA热分析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稀土Er对ZL108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第21-41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ZL108合金微观组织的物相组成 | 第21-23页 |
3.3 稀土Er对ZL108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23-28页 |
3.3.1 稀土Er对ZL108合金共晶硅微观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 第23-27页 |
3.3.2 稀土Er对ZL108合金α-Al相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影响 | 第27-28页 |
3.4 稀土Er对ZL108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28-33页 |
3.4.1 稀土Er对ZL108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2 稀土Er对ZL108合金拉伸断口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29-31页 |
3.4.3 稀土Er对ZL108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4 稀土Er对ZL108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稀土Er对ZL108合金共晶硅变质机理分析 | 第33-38页 |
3.5.0 稀土铝合金共晶硅微观形貌分析 | 第33-34页 |
3.5.1 稀土铝合金DTA热分析 | 第34页 |
3.5.2 稀土铝合金微观组织中稀土Er分布及物相组成 | 第34-38页 |
3.5.4 稀土Er对共晶硅的变质机理分析 | 第38页 |
3.6 热处理时效工艺参数对稀土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稀土Er对ZL108合金变质作用的长效性与重熔性研究 | 第41-54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稀土Er对ZL108合金变质作用的长效性研究 | 第41-47页 |
4.2.1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1-45页 |
4.2.1.1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共晶硅微观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 第41-44页 |
4.2.1.2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α-Al相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2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2.1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2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46页 |
4.2.2.3 变质保温时间对ZL108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 稀土Er对ZL108合金变质作用的重熔性研究 | 第47-52页 |
4.3.1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47-50页 |
4.3.1.1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共晶硅微观形貌及尺寸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1.2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共晶α-Al相二次枝晶臂间距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2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4.3.2.1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2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硬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2.3 变质熔炼次数对ZL108合金耐磨性的影响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制冷压缩机铝活塞金属型重力铸造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 第54-71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制冷压缩机铝活塞工作过程应力分析 | 第54-55页 |
5.3 铝活塞金属型重力铸造过程数值模拟的前处理 | 第55-58页 |
5.3.1 铝活塞铸件及模具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5.3.2 铝活塞铸件及模具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56-57页 |
5.3.3 铸造成形过程数值模拟材料属性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57-58页 |
5.4 铝活塞金属型重力铸造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67页 |
5.4.1 铸件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4.2 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4.3 铸件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5.4.4 铸件缩孔缩松缺陷模拟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5.5 铝活塞铸件微观组织分析 | 第67-69页 |
5.5.1 共晶组织分析 | 第67-69页 |
5.5.2 铁相夹杂物分析 | 第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4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第82-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