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图像超分辨率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7-29页
    2.1 图像降质模型第17-18页
    2.2 稀疏表示理论第18-23页
        2.2.1 基于超完备字典的稀疏表示理论第18-20页
        2.2.2 超完备字典的构造方法第20-22页
        2.2.3 稀疏分解算法第22-23页
    2.3 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算法第23-26页
        2.3.1 Yang等人提出的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算法第24-25页
        2.3.2 改进的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算法第25-26页
    2.4 图像质量评价第26-28页
        2.4.1 主观质量评价方法第26-27页
        2.4.2 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局部自适应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第29-48页
    3.1 算法主要思想和总体框架第29-32页
    3.2 算法具体流程第32-37页
        3.2.1 预处理第32-35页
        3.2.2 局部超分辨率重构第35-36页
        3.2.3 全局整合第36-37页
    3.3 参数设置第37-39页
        3.3.1 字典训练集规模第37页
        3.3.2 特征向量相似度阈值第37-38页
        3.3.3 字典匹配阈值第38-39页
    3.4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第39-47页
        3.4.1 人脸图像实验第40-43页
        3.4.2 普通图像实验第43-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全局自适应人脸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第48-64页
    4.1 算法主要思想和总体框架第48-49页
    4.2 自适应选取图像训练子集的方法第49-53页
        4.2.1 分类法第49-51页
        4.2.2 聚类法第51-53页
    4.3 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第53-63页
        4.3.1 传统超分辨率算法与本算法的对比实验第55-58页
        4.3.2 本算法与局部自适应算法的对比实验第58-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人脸图像超分辨率应用软件的实现第64-71页
    5.1 软件设计第64-67页
        5.1.1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第64页
        5.1.2 主要功能与界面设计第64-67页
    5.2 软件具体功能操作与测试第67-70页
        5.2.1 局部自适应超分辨率的具体操作与测试第67-68页
        5.2.2 全局自适应超分辨率的具体操作与测试第68-69页
        5.2.3 客观图像质量评价的具体操作与测试第69-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第71-73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71-72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72页
    6.3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8-79页
附件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云应用的负载预测框架
下一篇:去光照条件下人脸识别算法的研究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