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 1.2.1 恢复红松阔叶混交林的途径—栽针保阔研究概况 | 第8-9页 |
| 1.2.2 开敞度在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第9-11页 |
| 1.3 本实验前期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2 实验样地概况 | 第13-15页 |
| 2.1 气候概况 | 第13页 |
| 2.2 土壤状况 | 第13页 |
| 2.3 植被组成 | 第13-15页 |
| 3 开敞度与阔叶树所处方位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15-25页 |
| 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3.2 数据分析 | 第15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15-23页 |
| 3.3.1 开敞度及阔叶树所处方位对红松胸径生长的影响 | 第15-18页 |
| 3.3.2 开敞度与阔叶树所处方位对红松地径生长的影响 | 第18-20页 |
| 3.3.3 开敞度与阔叶树所处方位对红松高生长的影响 | 第20-23页 |
| 3.4 讨论 | 第23-24页 |
| 3.4.1 开敞度与红松生长状况之间的关系 | 第23页 |
| 3.4.2 阔叶树所处方位位置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4 不同开敞度下阔叶树与红松的距离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25-33页 |
| 4.1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 4.2 数据分析 | 第25页 |
| 4.3 结果分析 | 第25-31页 |
| 4.3.1 不同开敞度条件下阔叶树与红松的距离对红松胸径生长的影响 | 第25-27页 |
| 4.3.2 不同开敞度条件下阔叶树与红松的距离对红松地径生长的影响 | 第27-29页 |
| 4.3.3 不同开敞度条件下阔叶树与红松的距离对红松树高生长的影响 | 第29-31页 |
| 4.4 讨论 | 第3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 5 上层阔叶树径级和枝下高对林冠下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33-37页 |
| 5.1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 5.2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5.3 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 5.3.1 上层阔叶树的平均胸径对林下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33-35页 |
| 5.3.2 上层阔叶树的枝下高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 5.4 讨论 | 第3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