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Pd基双组分催化剂在低温CO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CO氧化反应机理第11-13页
        1.2.1 Langmuir-Hinshelwood(LH)机理第11-12页
        1.2.2 Eley-Rideal(ER)机理第12页
        1.2.3 Mars-vanKrevelen机理第12-13页
    1.3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13-15页
        1.3.1 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13页
        1.3.2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第13-15页
    1.4 贵金属催化剂第15-23页
        1.4.1 负载型Au催化剂第15-16页
        1.4.2 负载型Pt催化剂第16-17页
        1.4.3 Pd基催化剂第17-23页
    1.5 本文选题与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29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1.1 化学试剂第25页
        2.1.2 实验设备第25-26页
        2.1.3 实验用气体第26页
    2.2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6-27页
        2.2.1 CO低温氧化活性的评价第26-27页
        2.2.2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第27页
        2.2.3 催化剂活化能的测定第27页
    2.3 催化剂结构表征方法及仪器第27-29页
        2.3.1 透射电镜分析(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HRTEM)第27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7-28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28页
        2.3.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第28页
        2.3.5 N_2吸-脱附分析(BET)第28页
        2.3.6 H_2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第28页
        2.3.7 CO化学吸附分析(CO Chemisorption)第28-29页
第三章 Pd-Fe/CB催化剂的制备及CO氧化催化活性第29-42页
    3.1 引言第29-30页
    3.2 催化剂的制备第30页
        3.2.1 共沉淀法制备Pd-Fe/CB催化剂第30页
        3.2.2 浸渍法制备Pd-Fe/CB催化剂第30页
    3.3 Pd-Fe/CB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30-35页
        3.3.1 不同载体对Pd-Fe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3.2 不同Fe担载量对Pd-Fe/CB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3.3 不同Pd担载量对Pd-Fe/CB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2-33页
        3.3.4 不同煅烧温度对Pd-Fe/CB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3页
        3.3.5 不同制备方法对Pd-Fe/CB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3.3.6 不同反应空速对Pd-Fe/CB催化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3.4 Pd-Fe/CB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35-41页
        3.4.1 XRD表征第35-36页
        3.4.2 TEM表征第36-37页
        3.4.3 XPS表征第37-40页
        3.4.4 CO化学吸附表征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Pd-Fe/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CO氧化催化活性第42-56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催化剂的制备第42-43页
        4.2.1 共沉淀法(正滴定)制备Pd-Fe/Al_2O_3催化剂第42-43页
        4.2.2 共沉淀法(反滴定)制备Pd-Fe/Al_2O_3催化剂第43页
    4.3 Pd-Fe/Al_2O_3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3-47页
        4.3.1 不同煅烧温度对Pd-Fe/Al_2O_3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3-44页
        4.3.2 不同滴定方式对Pd-Fe/Al_2O_3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4-45页
        4.3.3 不同还原温度对Pd-Fe/Al_2O_3催化活性的影响第45-46页
        4.3.4 Pd-Fe/Al_2O_3催化剂的稳定性第46页
        4.3.5 Pd-Fe/Al_2O_3催化CO氧化的活化能第46-47页
    4.4 Pd-Fe/Al_2O_3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47-54页
        4.4.1 BET表征第47-49页
        4.4.2 XRD表征第49-50页
        4.4.3 TEM表征第50-51页
        4.4.4 XPS表征第51-53页
        4.4.5 CO化学吸附表征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Pd/SnO_x和Pd/VO_x催化剂的制备及CO氧化催化活性第56-71页
    5.1 引言第56-57页
    5.2 催化剂的制备第57-58页
        5.2.1 Pd/SnO_x的制备方法第57页
        5.2.2 Pd/VO_x的制备方法第57-58页
    5.3 Pd/SnO_x和Pd/VO_x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58-62页
        5.3.1 不同煅烧温度对Pd/SnO_x和Pd/VO_x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5.3.2 不同处理气氛对Pd/SnO_x和Pd/VO_x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9-61页
        5.3.3 不同制备方法对Pd/SnO_x和Pd/VO_x催化活性的影响第61-62页
    5.4 Pd/SnO_x和Pd/VO_x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62-70页
        5.4.1 BET表征第62-65页
        5.4.2 XRD表征第65-67页
        5.4.3 TEM表征第67-69页
        5.4.4 H2-TPR表征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酸洗Pt-Fe和Pt-Co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的对比研究第71-85页
    6.1 引言第71-72页
    6.2 催化剂的制备第72页
    6.3 Pt-Fe/CB和Pt-Co/CB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72-75页
        6.3.1 不同煅烧温度对酸洗Pt-Fe/CB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的影响第72-73页
        6.3.2 不同煅烧温度对酸洗Pt-Co/CB催化剂的反应活性的影响第73-75页
    6.4 Pt-Fe/CB和Pt-Co/CB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75-81页
        6.4.1 XRD表征第75-76页
        6.4.2 ICP表征第76-78页
        6.4.3 TEM表征第78-79页
        6.4.4 XPS表征第79-81页
    6.5 Pt-Fe/CB和Pt-Co/CB催化剂的结构探究第81-82页
    6.6 Pt-Fe/CB和Pt-Co/CB催化剂的循环实验第82-84页
    6.7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七章 结论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附录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铱(Ⅲ)、铼(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石墨烯掺杂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