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硅酸盐土壤调理剂与氮肥配施对植烟土壤、烟叶产质量及烟叶镉含量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土壤调理剂的成分及特性第11-12页
        1.2.1 沸石的特性第12页
        1.2.2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特性第12页
    1.3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影响第12-15页
        1.3.1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第12-13页
        1.3.2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第13-14页
        1.3.3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14页
        1.3.4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4-15页
    1.4 土壤调理剂和氮肥对烟草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5-16页
        1.4.1 土壤调理剂对烟草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5-16页
        1.4.2 氮肥对烟草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第16页
    1.5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重金属镉及作物镉吸收的影响第16-18页
        1.5.1 沸石对土壤重金属镉及作物镉吸收的影响第16-17页
        1.5.2 硅酸盐水泥熟料对重金属镉及作物镉吸收的影响第17-1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2页
    2.1 研究内容第18页
    2.2 试验时间和地点第18页
    2.3 供试材料第18页
    2.4 试验设计第18-19页
    2.5 施肥方法及田间管理第19页
    2.6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9-21页
        2.6.1 土样采集及测定第19-20页
        2.6.2 烟株农艺性状的测定第20页
        2.6.3 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镉含量的测定第20-21页
        2.6.4 烤后烟叶物理指标测定第21页
        2.6.5 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第21页
    2.7 统计分析方法第21-22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2-36页
    3.1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的影响第22-25页
        3.1.1 不同处理对土壤pH与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第22-23页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23-24页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第24-25页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镉含量的影响第25页
    3.2 不同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5-28页
        3.2.1 不同处理对烤烟团棵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5-26页
        3.2.2 不同处理对烤烟旺长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6-27页
        3.2.3 不同处理对烤烟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第27-28页
    3.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第28-31页
        3.3.1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下部叶(X2F)物理性状的影响第28-29页
        3.3.2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部叶(C3F)物理性状的影响第29-30页
        3.3.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上部叶(B2F)物理性状的影响第30-31页
    3.4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1-34页
        3.4.1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下部叶(X2F)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1-32页
        3.4.2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中部叶(C3F)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2-33页
        3.4.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上部叶(B2F)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3-34页
    3.5 不同处理对烤烟镉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3.6 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35-36页
第4章 结论与讨论第36-42页
    4.1 不同处理对植烟土壤的影响第36-37页
        4.1.1 不同处理对土壤pH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第36页
        4.1.2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36页
        4.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第36-37页
        4.1.4 不同处理对土壤镉含量的影响第37页
    4.2 不同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7-38页
    4.3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的影响第38-39页
    4.4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9-40页
    4.5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镉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4.6 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经济形状的影响第41页
    4.7 本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旱作农业覆膜保墒集雨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模式与成效
下一篇:茶树CCoAOMT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