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8-19页 |
1.4.1 内容创新 | 第18页 |
1.4.2 视角创新 | 第18-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第19-30页 |
2.1 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2.1.1 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2.1.2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1.3 小结 | 第23-24页 |
2.2 国内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2.2.1 国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2.2.2 国内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2.2.3 小结 | 第28-29页 |
2.3 对国内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述评 | 第29-30页 |
3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0-38页 |
3.1 重要概念界定 | 第30-33页 |
3.1.1 旅游景区 | 第30-32页 |
3.1.2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 第32页 |
3.1.3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 | 第32-33页 |
3.2 有关空间结构的基础理论 | 第33-36页 |
3.2.1 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 第33-35页 |
3.2.2 空间结构演化的相关理论 | 第35-36页 |
3.3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阶段 | 第36-38页 |
4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形成及其演化特征 | 第38-55页 |
4.1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发展概况 | 第38-41页 |
4.2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 | 第41-45页 |
4.2.1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类型判别 | 第41-42页 |
4.2.2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主要分布特征及规律 | 第42-45页 |
4.3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演化特征 | 第45-48页 |
4.3.1 总体演化方向 | 第46-48页 |
4.3.2 市际演化方向 | 第48页 |
4.4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过程 | 第48-54页 |
4.4.1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与交通线之间的关系 | 第49-51页 |
4.4.2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所处阶段 | 第51-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5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影响因子与演化机制分析 | 第55-83页 |
5.1 影响因子组成与结构 | 第55-58页 |
5.2 影响因子排序与分析 | 第58-78页 |
5.2.1 影响因子排序 | 第58-61页 |
5.2.2 关键因子分析 | 第61-69页 |
5.2.3 重要因子分析 | 第69-78页 |
5.3 演化动力与机制分析 | 第78-81页 |
5.3.1 动力作用分析 | 第78-79页 |
5.3.2 演化机制 | 第79-81页 |
5.4 小结 | 第81-83页 |
6 陕西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 | 第83-92页 |
6.1 加快南北纵向发展轴带建设,促进网络式空间结构快速形成 | 第83-87页 |
6.1.1 三条横向发展轴带 | 第83-84页 |
6.1.2 加快纵向发展轴带建设 | 第84-87页 |
6.2 优化A级旅游景区集聚区 | 第87-90页 |
6.2.1 优势集聚区的优化 | 第87-89页 |
6.2.2 弱势集聚区的优化 | 第89-90页 |
6.3 完善A级旅游景区申报体系,协调景区空间供给矛盾 | 第90-91页 |
6.3.1 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景区评级申报 | 第90页 |
6.3.2 加强政策性引导,协调景区空间供给矛盾 | 第90-91页 |
6.4 小结 | 第91-92页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92-9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2-94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