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装配式结构国内外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1.2.1 装配式结构建筑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 | 第13-16页 |
1.2.2 装配式结构建筑在国内发展 | 第16-18页 |
1.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4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1.2.5 研究现存的问题 | 第22-2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全装配式圆孔墙板结构构件试验与节点优化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全装配式圆孔墙板结构体系 | 第25-26页 |
2.3 试验简述 | 第26-33页 |
2.3.1 试验背景 | 第26页 |
2.3.2 试件尺寸 | 第26-28页 |
2.3.3 试件加载 | 第28页 |
2.3.4 墙体试验现象分析 | 第28-32页 |
2.3.5 试验中节点存在的缺陷 | 第32-33页 |
2.4 全装配式墙板结构节点的优化 | 第33-38页 |
2.4.1 构件拆分的原则 | 第33-35页 |
2.4.2 试验中缺陷的解决办法 | 第35-37页 |
2.4.3 新型节点 | 第37-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全装配式圆孔墙板抗侧刚度的研究 | 第39-6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简介 | 第39-40页 |
3.3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0-46页 |
3.3.1 试验构件的单元选择 | 第40页 |
3.3.2 混凝土本构模型 | 第40-43页 |
3.3.3 钢筋本构模型 | 第43页 |
3.3.4 有限元实体的几何模型与装配 | 第43-44页 |
3.3.5 有限元实体间的相互作用 | 第44-45页 |
3.3.6 有限元模型的分析步与荷载 | 第45页 |
3.3.7 划分网格 | 第45-46页 |
3.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46-61页 |
3.4.1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 | 第46-50页 |
3.4.2 抗侧刚度的修正系数 | 第50-53页 |
3.4.3 翼缘墙板对刚度的影响 | 第53-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全装配式圆孔墙板结构的接缝研究 | 第63-88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接缝界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63-70页 |
4.2.1 中国规范 | 第63-65页 |
4.2.2 美国规范ACI318-11 | 第65-67页 |
4.2.3 PCI设计手册 | 第67页 |
4.2.4 新西兰规范NZS 3101 | 第67-68页 |
4.2.5 欧洲规范BS EN 1992-1-1 | 第68-69页 |
4.2.6 Fib混凝土结构模式规范2010 | 第69-70页 |
4.3 公式评述及承载力对比 | 第70-73页 |
4.3.1 公式评述 | 第70-71页 |
4.3.2 对比试验值和各国规范的水平缝承载力计算值 | 第71-73页 |
4.4 基于已有方法的竖向缝荷载效应计算理论 | 第73-77页 |
4.4.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 | 第73-74页 |
4.4.2 PCI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 第74-75页 |
4.4.3 组合梁分析方法 | 第75-77页 |
4.4.4 竖向缝荷载效应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77页 |
4.5 竖向缝理论分析 | 第77-81页 |
4.5.1 结合界面剪切摩擦理论 | 第77-78页 |
4.5.2 装配式大板结构竖缝齿槽抗剪机理 | 第78-79页 |
4.5.3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缝软索锚环抗剪机理 | 第79-80页 |
4.5.4 装配式墙板结构竖缝键槽和软索锚环组合连接的抗剪机理 | 第80-81页 |
4.6 竖向键槽和软索组合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81-84页 |
4.6.1 日本学者研究 | 第81-82页 |
4.6.2 竖向齿槽接缝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82-83页 |
4.6.3 竖向软索锚环接缝承载力计算公式 | 第83页 |
4.6.4 竖向键槽和软索锚环组合连接接缝的计算公式 | 第83-84页 |
4.7 竖向键槽和软索锚环组合连接接缝的计算公式对比 | 第84-86页 |
4.7.1 试验结果 | 第84-86页 |
4.7.2 本文建议公式 | 第8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工程项目和可行性分析 | 第88-110页 |
5.1 引言 | 第88页 |
5.2 工程实例 | 第88-105页 |
5.2.1 工程简介 | 第88-91页 |
5.2.2 荷载计算 | 第91-93页 |
5.2.3 地震作用荷载 | 第93页 |
5.2.4 结构整体计算 | 第93-98页 |
5.2.5 构件计算 | 第98-101页 |
5.2.6 接缝计算 | 第101-104页 |
5.2.7 安全性分析 | 第104-105页 |
5.3 经济性分析 | 第105-109页 |
5.3.1 材料费统计 | 第105-107页 |
5.3.2 人工费统计 | 第107-108页 |
5.3.3 机械费统计 | 第108页 |
5.3.4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 第108-109页 |
5.3.5 造价分析 | 第10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附件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