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邻苯二甲酸酯 | 第9页 |
1.2 PAEs的危害 | 第9-11页 |
1.3 土壤PAEs的来源 | 第11页 |
1.4 PAEs的环境行为 | 第11-14页 |
1.5 土壤中PAEs的分布规律 | 第14-15页 |
1.5.1 PAEs的区域性分布规律 | 第14页 |
1.5.2 土壤中PAEs的纵向分布规律 | 第14-15页 |
1.6 土壤中PAEs的残留形态 | 第15-16页 |
1.7 有机污染物在不同土壤粒径中的残留 | 第16-18页 |
1.8 土柱实验应用 | 第18-19页 |
1.9 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1.9.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9.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9.3 创新点 | 第20页 |
1.9.4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土柱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第22-31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3.1 水稻育苗 | 第24-25页 |
2.3.2 污染土的配制 | 第25-26页 |
2.3.3 土柱培养实验 | 第26页 |
2.3.4 样品采集 | 第26-27页 |
2.4 样品测定方法 | 第27-30页 |
2.4.1 样品抽提 | 第27页 |
2.4.2 植物亚细胞组分的分离 | 第27页 |
2.4.3 土壤中PAEs形态提取 | 第27-28页 |
2.4.4 土壤不同粒径组分的分离和提取 | 第28-29页 |
2.4.5 水样中PAEs测定方法 | 第29页 |
2.4.6 有机质的测定 | 第29-30页 |
2.5 GC-MS分析 | 第30页 |
2.6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土柱中PAEs的迁移分布及对水稻累积的影响 | 第31-56页 |
3.1 结果与讨论 | 第31-56页 |
3.1.1 两种基因型水稻对DBP和DEHP的吸收累积差异 | 第31-33页 |
3.1.2 水稻体DBP和DEHP的亚细胞分布 | 第33-35页 |
3.1.3 土柱中DBP和DEHP的垂直分布 | 第35-37页 |
3.1.4 土柱中DBP和DEHP的形态分布 | 第37-42页 |
3.1.5 不同土壤粒径中DBP和DEHP的残留分布 | 第42-49页 |
3.1.6 土柱孔隙水DBP和DEHP残留分布 | 第49-52页 |
3.1.7 水稻对DBP和DEHP的生物富集作用 | 第52-55页 |
3.1.8 土柱中DBP和DEHP的质量平衡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4.2 问题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