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2 工程背景研究 | 第21-30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1页 |
2.2 工程地质 | 第21-25页 |
2.3 水文地质 | 第25页 |
2.4 盾构隧道区间内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分布情况 | 第25-27页 |
2.5 工程地质对盾构掘进的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掘进过程中的盾构始发关键技术研究 | 第30-56页 |
3.1 端头地基加固 | 第30-39页 |
3.1.1 盾构始发、接收端头加固的理论分析 | 第31-36页 |
3.1.2 理论上加固方法的选择 | 第36页 |
3.1.3 桔园洲站始发端土体加固方案 | 第36-38页 |
3.1.4 洪湾站接收端土体加固方案 | 第38-39页 |
3.1.5 加固方案分析 | 第39页 |
3.2 始发架及导台设计 | 第39-41页 |
3.3 反力架安装和设计校核 | 第41-44页 |
3.4 洞门预埋钢环施工 | 第44-45页 |
3.5 洞门凿除方法 | 第45页 |
3.6 洞门密封技术 | 第45-47页 |
3.7 负环管片拼装技术 | 第47-49页 |
3.8 试掘进施工参数的理论分析 | 第49-53页 |
3.8.1 试掘进参数设定及分析 | 第49-53页 |
3.9 反力架、负环管片及始发台拆除计算 | 第53-54页 |
3.10 始发掘进技术要点 | 第54页 |
3.11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4 全断面砂层中维持开挖面稳定技术 | 第56-61页 |
4.1 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关键技术 | 第56-59页 |
4.1.1 通过控制土压力保持开挖面平衡技术 | 第56-57页 |
4.1.2 通过渣土改良保持开挖面平衡 | 第57-59页 |
4.2 地下防水施工措施 | 第59-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沉降监测技术在盾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第61-72页 |
5.1 重要建筑物和市政管线保护监测技术 | 第61-70页 |
5.1.1 地表沉降监测 | 第61-62页 |
5.1.2 地下管线监测 | 第62-64页 |
5.1.3 建(构)筑物监测 | 第64-65页 |
5.1.4 隧道三维监测 | 第65页 |
5.1.5 监测控制标准(报警值) | 第65-66页 |
5.1.6 监测结果 | 第66-69页 |
5.1.7 数据分析 | 第69-70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6 盾构隧道车间基坑降水的数值分析 | 第72-88页 |
6.1 基坑降水的数值分析思路 | 第72-73页 |
6.2 Visual Moldflow软件简介 | 第73页 |
6.3 三维渗流模型基本理论 | 第73-74页 |
6.4 三维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74-78页 |
6.4.1 初始水位观测 | 第75-76页 |
6.4.2 帷幕外抽水试验 | 第76-78页 |
6.5 模型建立 | 第78-80页 |
6.6 模型参数 | 第80-82页 |
6.7 基坑降水的水位降深试验结果与模型结果的对比性分析 | 第82页 |
6.8 模型运算对水位降深的控制和预测 | 第82-86页 |
6.9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86-87页 |
6.10 本章小节 | 第87-8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8-91页 |
7.1 结论 | 第88-89页 |
7.2 展望 | 第89-91页 |
文献参考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