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2页 |
·无根萍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13页 |
·无根萍的形态特征及其种类 | 第10页 |
·无根萍的生长条件 | 第10-11页 |
·无根萍的繁殖 | 第11页 |
·无根萍的演化 | 第11-12页 |
·无根萍在生活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光强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17页 |
·强光对植物的伤害 | 第13-14页 |
·植物的光保护机制 | 第14-17页 |
·紫外线对植物的影响 | 第17-18页 |
·UV-B辐射的增强对浮萍的影响 | 第18-19页 |
·UV-B辐射的增强对浮萍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18页 |
·UV-B辐射的增强对浮萍氧化系统及膜系统的影响 | 第18-19页 |
·UV-B辐射的增强对浮萍抗氧化系统影响 | 第19页 |
·无根萍除污的研究 | 第19-20页 |
·无根萍除污的优点 | 第19页 |
·无根萍对污水中氮、磷的吸收 | 第19-20页 |
·无根萍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吸收 | 第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不同光强下无根萍的生理生化活性 | 第22-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无根萍 | 第22页 |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22页 |
·实验药品试剂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材料培养 | 第23页 |
·实验操作 | 第23-24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强光处理对无根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不同光强处理不同时间无根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 | 第26-27页 |
·不同光强处理不同时间无根萍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 | 第27-28页 |
·不同强光处理不同时间无根萍叶绿素荧光的变化 | 第28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UV-B辐射对无根萍的影响 | 第31-3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2页 |
·材料培养 | 第32页 |
·用UV-B和外源抗氧化剂处理材料 | 第32页 |
·实验操作 | 第32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2-37页 |
·外源SNP对无根萍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 第32-33页 |
·UV-B处理无根萍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 第33-34页 |
·UV-B和外源SNP同时处理无根萍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 第34-35页 |
·抗氧化酶对无根萍的保护 | 第35页 |
·NO处理无根萍对叶绿素的影响 | 第35-37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无根萍对污水塘的水质净化 | 第39-4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试剂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无根萍生物量的变化 | 第40-41页 |
·池塘中加入无根萍后对其水质pH的影响 | 第41页 |
·池塘中加入无根萍后对水体中总氮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池塘中加入无根萍后对水体中总磷含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池塘中加入无根萍后对水体中COD的影响 | 第43页 |
·池塘中加入无根萍后对水体中BOD5的影响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