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钟晓阳小说的悲剧意识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钟晓阳的文学之路 | 第10-17页 |
1.1 外界的沃土 | 第10-12页 |
1.1.1 文学环境 | 第10-11页 |
1.1.2 家庭与社会 | 第11-12页 |
1.2 中国古典文学的养分 | 第12-14页 |
1.2.1 古典文学典故 | 第13-14页 |
1.2.2 古典悲剧意识 | 第14页 |
1.3 张爱玲的文学影响 | 第14-17页 |
第2章 钟晓阳小说悲剧意识的表现 | 第17-25页 |
2.1 失落的爱恋 | 第17-21页 |
2.1.1 恋爱 | 第17-19页 |
2.1.2 婚姻 | 第19-21页 |
2.2 丑陋的人性 | 第21-24页 |
2.2.1 婆媳之间 | 第22-23页 |
2.2.2 朋友之间 | 第23-24页 |
2.3 无常的命运 | 第24-25页 |
第3章 钟晓阳小说悲剧意识的特征 | 第25-34页 |
3.1 去刻板化的悲剧形象 | 第25-29页 |
3.1.1 男性形象 | 第25-26页 |
3.1.2 女性形象 | 第26-29页 |
3.2 节制的悲剧书写 | 第29-31页 |
3.2.1 情欲 | 第29-30页 |
3.2.2 死亡 | 第30-31页 |
3.3 弱化的悲剧模式 | 第31-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