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强化学习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经典控制策略 | 第15-16页 |
1.3.2 现代控制策略 | 第16-17页 |
1.3.3 智能控制策略 | 第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第2章 强化学习控制策略研究 | 第20-38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强化学习原理及主要控制算法 | 第20-32页 |
2.2.1 强化学习基础概念 | 第20-23页 |
2.2.2 模型相关的强化学习 | 第23-26页 |
2.2.3 模型无关的强化学习 | 第26-32页 |
2.3 强化学习的控制策略研究 | 第32-33页 |
2.4 基于强化学习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3章 磁流变减振器特性测试 | 第38-51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磁流变减振器实验研究 | 第38-42页 |
3.2.1 磁流变减振器的工作特性 | 第38-39页 |
3.2.2 减振器的实验设备 | 第39-41页 |
3.2.3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3.3 磁流变减振器试验结果及特性分析 | 第42-47页 |
3.4 磁流变阻尼器建模 | 第47-49页 |
3.4.1 磁流变减振器正逆模型介绍 | 第47-48页 |
3.4.2 磁流变减振器的逆模型的训练与验证 | 第48-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 第51-74页 |
4.1 半主动悬架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4.2 悬架参数对悬架传递特性的影响 | 第52-57页 |
4.2.1 车身固有频率 | 第52-53页 |
4.2.2 车身部分阻尼比 | 第53-54页 |
4.2.3 车身与车轮部分质量比 | 第54-56页 |
4.2.4 悬架与轮胎的刚度比 | 第56-57页 |
4.3 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 | 第57-60页 |
4.3.1 天棚阻尼控制策略 | 第57-59页 |
4.3.2 地棚阻尼控制策略 | 第59页 |
4.3.3 ADD控制策略 | 第59页 |
4.3.4 PDD控制策略 | 第59-60页 |
4.3.5 强化学习控制策略 | 第60页 |
4.4 基于强化学习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研究仿真测试 | 第60-67页 |
4.4.1 不同路面输入 | 第60-62页 |
4.4.2 强化学习控制算法学习过程 | 第62-64页 |
4.4.3 强化学习的参数改变对强化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64-66页 |
4.4.4 性能评价方法的不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4.5 控制策略的比较与评价 | 第67-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半主动悬架控制实验 | 第74-88页 |
5.1 试验系统的构建 | 第74-81页 |
5.2 半主动悬架控制实验 | 第81-83页 |
5.2.1 实验原理 | 第81-82页 |
5.2.2 硬件在环测试软件系统开发 | 第82页 |
5.2.3 测试实验 | 第82-83页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3-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工作展望 | 第88-9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8-8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后记和致谢 | 第100-101页 |